自己當農夫 食在健康又環保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11月20日訊】近來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很多人都要問「怎麼吃才能安全、健康」?如果能在住家屋頂或陽台種種菜,既不用擔心農藥殘留,吃得健康,又減少食物運送里程也很環保!在宜蘭正掀起一陣「食農減碳」旋風,也吸引了許多關心食安與環保的專家、民眾一起參與。
宜蘭縣政府推動「食農減碳」,號召縣民開闢蔬菜花園,在陽光能照射到的自家陽台、屋頂、及畸零空地種菜,鼓勵民眾「自己當農夫」,打造可食風景。
宜蘭環保局局長 陳登欽:「如果能夠讓宜蘭的風景或者是我們種植的植物,能夠大量的~讓在地的、本土的或者是當季的這些植物,來營造我們的生活周遭美景,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期待的願景。」
低碳生活營造計畫專案經理 楊志凰:「有機地種植並不困難,我們只要多花一點心,去照顧這些小菜苗,那實際上有機耕作是可行的。」
民眾現在都想知道,食物在端上餐桌之前,究竟是怎麼生產,怎麼被照顧的。在線上購物年售40萬雙鞋子的網購企業服務部前總監楊榮驊反思,網購透過科技拉近了產地與使用者之間的距離,卻也造成物流碳排放足跡的延伸,因而毅然投入低碳食農推廣的工作。
網購企業服務部前總監 楊榮驊:「食農的問題我覺得是很單純的問題,其實回想小時候,不就是應該這樣子嗎?我們就是該吃自己種的東西,了解自己的東西從哪裡來的。」
醒吾科技大學副校長 陳義文:「從這個種植過程當中,認識土壤過程當中,了解這個(食物)的安全性,然後再慢慢的擴及到吃的一個安全。」
參與民眾:「今年我也收成了很多小黃瓜、絲瓜還有秋葵,我覺得好滿足喔!」
吉美名園屋主 許錫源:「你只要動手去做,不管你在吃的美食,比外面的美食好100倍,因為它跟你有感情。」
民眾在家中當農夫,打造「可食風景」,除了美化環境,還能吃的健康。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光輝 宜蘭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台南大內】從工廠到農場 陳明志的健康抉擇(上) | 有機無毒 | 美麗心台灣(137)中
2017-12-30 15:49:20原本從事電子業的陳志明,因為不想再過經年漂泊海外的生活,他在2012年離開工作了十年半的工作,參加台南農改場有機初階班,結訓後就在台南大內租地,全心投入。五、六年來他已經從原本手無縛雞之力,一曬太陽就要中暑的上班族,變成日走萬步的健康農夫。經營了6年,陳志明的果園,一片欣欣向榮,品項相當豐富。他陸續在園區裡種了2000株的火龍果。隨著果樹逐漸長大,收支轉虧為盈,身體也更健康了。
-
【台南大內】從工廠到農場 陳明志的健康抉擇(下) | 有機無毒 | 美麗心台灣(137)下
2017-12-30 15:49:45原本從事電子業的陳志明,因為不想再過經年漂泊海外的生活,他在2012年離開工作了十年半的工作,參加台南農改場有機初階班,結訓後就在台南大內租地,全心投入。五、六年來他已經從原本手無縛雞之力,一曬太陽就要中暑的上班族,變成日走萬步的健康農夫。經營了6年,陳志明的果園,一片欣欣向榮,品項相當豐富。他陸續在園區裡種了2000株的火龍果。隨著果樹逐漸長大,收支轉虧為盈,身體也更健康了。
-
【台南大內】不施肥不噴藥 自然農法芭樂令人回味 | 有機無毒 | 美麗心台灣(137)上
2017-12-29 13:18:274年前張明發辭去工作,回到台南老家務農,並且選擇最具挑戰性的秀明自然農法經營果園。他種的芭樂,不剪枝不矮化,不施肥只靠剪下來的雜草來滋養土地。枝葉有病蟲害就把它檢掉,不做任何防治。不過為了避免介殼蟲的侵害,它會把小芭樂清乾淨了在套袋,雖然很費工,但是成效不錯。除草、套袋是他每天的工作,他覺得農場是他的世外桃源,也是他修行的好地方。
-
【雲林斗六】有機之路攜手前行 滿園蜜棗喜相迎(下集) | 有機無毒|美麗心台灣(150)中
2018-03-30 10:37:01警界退休後,李家欽全心投入果園管理,夫婦倆分工合作,還到農民大學學習有機課程。儘管第一年就碰到嚴重的蟲害,只收成八千斤。接著第二年跟第三年 碰到蘇迪勒颱風、杜鵑颱風,產量滑落到三千斤。不過他們還是勇敢面對,繼續打拼,並樂於分享種植經驗,希望大家一起把乾淨的土地留給後代。
-
【雲林斗六】有機之路攜手前行 滿園蜜棗喜相迎(上集) | 有機無毒|美麗心台灣(150)上
2018-03-30 10:36:51從小家裡務農,結婚後張翠玲還是回老家幫忙種木瓜,可是辛苦了十年卻負債累累,直到2007年才發覺市場走向,改種蜜棗,此後,張翠玲的果園逐年的減少用藥,並做到安全無毒,一直到2014年才全面改為有機種植。儘管投入有機後,工作時間更多,收成卻不如從前,但他們仍舊甘之如飴,勤奮不懈。
-
【新竹水源】都市邊緣的昂貴農地 周啟霖堅持永續經營 | 有機無毒 | 美麗心台灣(138)上
2018-01-08 11:16:56頭前溪流經新竹市,北岸高樓林立,周啟霖的農場就在頭前溪南邊的這一片土地上。周遭許多休耕的農地主人等著土地徵收,賣田賺錢,可是從小生長在這裡,家裡世代務農的周啟霖二十多年前回來務農,他堅持有機耕作,希望把農田永續留下。
-
不施肥不噴藥 自然農法芭樂令人回味&從工廠到農場 陳明志的健康抉擇 | 美麗心台灣(137)預告
2018-01-15 19:17:20原本從事電子業的陳志明,因為不想再過經年漂泊海外的生活,他在2012年離開工作了十年半的工作,參加台南農改場有機初階班,結訓後就在台南大內租地,全心投入。五、六年來他已經從原本手無縛雞之力,一曬太陽就要中暑的上班族,變成日走萬步的健康農夫。經營了6年,陳志明的果園,一片欣欣向榮,品項相當豐富。他陸續在園區裡種了2000株的火龍果。隨著果樹逐漸長大,收支轉虧為盈,身體也更健康了。
-
反對宜蘭武荖坑建滑水道 2天逾7千人連署
2019-05-10 21:00:06宜蘭武荖坑風景區風景宜人,去年夏天首度開放民眾戲水,吸引了不少遊客,而現在傳出宜蘭縣政府想在當地興建滑水道,促進觀光。不料反而引發民眾反彈,有環團甚至發起拒絕聯署,2天就有7000多人參與。
-
鄭文堂關懷家鄉宜蘭 紀錄片探究海洋垃圾
2017-11-29 20:58:02導演鄭文堂,卸下宜蘭縣文化局長職位之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為家鄉宜蘭拍攝海洋垃圾紀錄片,期間走過全縣,走進不為人知的河域,希望大家觀看影片時,能想到這些垃圾,都跟我們有關係。
-
從自然飲食邁向幸福之路 & 兼顧健康與原味 農場餐廳一手包 | 有機無毒 |美麗心台灣(125)預告
2018-01-18 14:54:39學的是電機,可是曾彥翔卻不走本行,十年前他就極力追逐綠生活,關注環保問題,開餐廳只是他推展綠生活的一部分,不過他卻把資源再利用和自然有機的飲食,一起引進這個平台,希望把綠生活的理念與支持有機小農的行動推展給更多的消費者。
-
【雲林斗六】有機之路攜手前行 滿園蜜棗喜相迎(上集) | 有機無毒|美麗心台灣(150)上預告
2018-04-12 17:30:50從小家裡務農,結婚後張翠玲還是回老家幫忙種木瓜,可是辛苦了十年卻負債累累,直到2007年才發覺市場走向,改種蜜棗,此後,張翠玲的果園逐年的減少用藥,並做到安全無毒,一直到2014年才全面改為有機種植。儘管投入有機後,工作時間更多,收成卻不如從前,但他們仍舊甘之如飴,勤奮不懈。
-
【雲林斗六】有機之路攜手前行 滿園蜜棗喜相迎(下集) | 有機無毒|美麗心台灣(150)中預告
2018-04-12 17:31:49有機課程。儘管第一年就碰到嚴重的蟲害,只收成八千斤。接著第二年跟第三年 碰到蘇迪勒颱風、杜鵑颱風,產量滑落到三千斤。不過他們還是勇敢面對,繼續打拼,並樂於分享種植經驗,希望大家一起把乾淨的土地留給後代。
-
三星實踐綠色永續 晶片生產減碳近70萬公噸
2022-01-07 11:17:36全球科技大廠三星電子在CES 2022的展前主題演講中承諾構築綠色永續未來,去年三星所生產的Carbon Trust認證記憶體晶片,減少近7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柯P笑了!掩埋場變身年賺百萬電費
2017-02-21 16:53:51台北市政府與大同公司攜手合作,將木柵福德掩埋場,以三個月的時間,打造成太陽能發電廠,1年可製造出200萬度的電力,大約是1000萬的電費,其中10%回饋市府,讓市長柯文哲都忍不住誇獎。
-
台科大發明「紙吸管」奪美國設計大獎
2016-08-17 21:59:07觀眾朋友看過玻璃吸管、鐵吸管,現在有台科大學生,為了環保,設計出摺疊紙吸管,不但體積小、又能壓扁回收,拿下美國傑出工業設計獎的銅獎,不過一根成本要3~9元,比塑膠吸管貴很多,未來量產,希望能壓低到1、2元。
-
太平洋「漂浮垃圾島」面積比44個台灣大
2018-03-27 19:41:09最新研究發現,位於美國加州和夏威夷間海域,世界上最大的「太平洋垃圾帶」面積正在增加,至今已累積超過約155萬平方公里,整個面積大於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的總和,也比44個台灣還大。若不處理,大垃圾就會分解成微型塑膠,嚴重影響海洋生態。
-
【持續更新】搜救出第四具遺體 宜蘭南方澳大橋斷裂將保全證據
2019-10-02 09:00:26宜蘭南方澳大橋斷裂,搜救行動已經超過10多個小時,今日早上8點48分,搜救人員在13號碼頭對面消波塊,尋獲1具外籍漁工大體(身分確認中) 送蘇澳榮民總醫院,尚有2名失聯外籍漁工持續搜尋中。
-
小蟲立大功 黑水虻分解廚餘第一名
2017-05-15 21:36:54垃圾處理一直是人類最大的課題之一,南華大學科技學院院長陳世雄2年前開始人工飼養一種「黑水虻」(注音:盟),可以分解廚餘、動物糞便等廢棄物的昆蟲,可說是自然界的環保小尖兵。一起來認識牠。
-
【彰化鹿港】知名飯店點心主廚 李世郎的創業歷程 | 美麗心台灣(129)上
2017-11-03 09:52:32二十出頭就已經當上知名飯店點心主廚的李世郎,一個不服輸的個性,決定自行創業,卻遭遇屢次創業失敗,在他的母親一路幫助下,他是如何成功打造屬於自己的蛋糕工廠並且成功行銷海外,甚至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創立鹿興獅子會。
-
【更新】台鐵普悠瑪號列車出軌翻覆 目前18死171傷
2018-10-22 11:27:04台鐵普悠瑪列車10月21日下午在宜蘭縣冬山-蘇新間東正線發生翻覆事故,有5節車廂翻覆,現場混亂,目前已知有18人死亡、171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