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圖騰為軸心 布農部落手作品吸引人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6月17日訊】台東延平鄉布農園區,完整保留部落長老的織布技法,結合「彩虹」和「菱形」這兩個部落的幸運圖騰,製作出別緻的手作品。

    織布機「匡匡」作響,速度有點緩慢,但每一步驟都馬虎不得,一不留神,也許就得拆掉重來。

    布農部落 白小姐:「其實這過程很難的,之前吧,我們要幫它想一想,我們要的圖案如何?做為組織以後,在整經架裡面,整出來之後,再放在機台上面,你看穿中,它是一根一根一線一線穿出來的,穿出來之後再把它梳理梳一梳,梳好之後捲起來線軸裡面,我們才能夠完成這個織布。」

    這是台東延平鄉布農部落園區的一小區塊,裡面的工作人員大都是布農族,但也有因為鍾情於原民織布技法的美感,而在這裡結婚定居的都市人。

    布農部落工作人員:「我是從北部來的平地人,因為我一開始來這邊主要是工作嘛,二年以後學習了織布,就覺得很有興趣,圖騰也會變化,變化的越多,感覺織出來就越有成就感。」

    所有的手作品,以鮮艷色澤的「彩虹」或是布農幸運圖騰「菱形」為主軸,包括窗簾、竹筷、各式背包,服飾等等。

    遊客:「漂亮,很讚。」

    遊客:「這種顏色搭配就是很協調,感覺上好像很有藝術的氛圍。」

    布農部落 白小姐:「最精典的吧,也是在我們有心製作這個彩虹,因為這個彩虹對我們原住民對布農族來講,它是一個希望,當我們清晨起來時候不管是有打獵,我們作業的時候,我們看到彩虹,所以我們都很放心去打獵。」

    布農部落工作人員 陳小姐:「像這個菱形的圖案,我們都會把它繡在衣服上面,或者是編織的圖騰都會做這圖案,因為這個圖騰在布農族的意思,就是代表好朋友的意思。」

    部落園區工作不容易,很多家庭都是靠這份收入,讓家中孩子完成大學學業,居民感謝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給他們希望,也得以傳承族裡的文化。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台灣台東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