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挖台人才不手軟 年齡板塊悄悄移動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09 月 17 日訊】日前,平面媒體調查顯示,台灣年輕人前往大陸發展謀職的意願,在太陽花學運後,比例明顯降低,不過產業主力的青壯族群,反而提高,有專家就指出,台灣人才流失問題,除了大環境對岸挖角外,自身的整體產業體質薄弱,低薪環境不改,也是一項主因。

    獵豹執行長 傅盛:「他們參觀以後,五個人裡面有三個人舉家搬遷到北京創業 而且我 記得有 人應該是,已經有老婆孩子了,回去說服老婆。」

    獵豹執行長傅盛,今年啟動《紫牛戰隊》計畫,吸引台灣大量「三高人才」西進創業。台灣人才便宜好用,成為包括韓國、東南亞、中國等大型企業物色對象,不過最近有了變化。

    根據平面媒體「2015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資料顯示,30歲以下的年輕人,受太陽花學運影響,對中國印象不佳,西進中國就業的意願降低,從2014年的4成,降低至2015年的3成2,不過青壯年族群,則由2成4提高為3成,成為西進求職主力,而這部分卻恰好代表台灣產業的中堅力量,加速流失。

    之初創投創辦人 林之晨:「 我覺得這個是結果,台灣自己的行業發展不好,所以人才在台灣找不到好工作 感冒有症狀,重點不是要去治那個症狀,重點要把體質調好,所以台灣要痛定思痛。」

    台灣長期處於低薪化環境,高階人才「入不敷出」、持續流失,產業發展停滯,專家提醒,手機零組件代工產業,高成長已經不再,需要立刻轉換代工思維。

    之初創投創辦人 林之晨:「很明顯看到,最大的價值來源來自網路、電子商務,來自社群,網路廣告,等等這些網路行業,所以台灣要積極跳到下一個成長曲線去」

    人才無國界已經成為客觀現實,台灣也應提升自我產業環境體質,才能立足國際。

    新唐人亞太電視 盧天常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