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三星Note 7調查記者會 自燃原因電池有問題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1 月 23 日訊】南韓三星公司今(23日)上午10時(台灣時間9時)在首爾召開調查報告記者會,宣佈Galaxy Note 7手機自燃爆炸調查結果,電池設計是最大的罪魁禍首。
三星行動業務主管高東真一出場就道歉,並向大眾公布結果,Note 7自燃原因調查確實是因為電池設計有問題。
調查方式是利用有線、無線充電,經過多次的測試之後發現快速充電功能,裝配過程並無問題,發現三星A、B兩款電池均有瑕疵,A款會因為負極裝配問題而短路,B款則是正極部份有瑕疵,手機內部則因為受到壓迫而短路,設計不良,造成不能妥善放入手機中,代工廠ATL生產的電池也有瑕疵,導致短路零件瑕疵造成自燃,三星旗下三星SDI公司生產的Note 7部分電池大小不一致,加上三星首次召回Galaxy Note 7後,香港新能源科技公司生產的替換電池有問題,是Note 7容易起火的原因。
南韓《朝鮮日報》報導,Note 7電池體積過小,又硬要擴大電量,控溫軟體失靈,未能在手機過熱時切斷電源,故導致起火。
韓聯社報導稱,Note 7電池生產時檢測過程不良,也導致缺陷。
三星公司Note 7手機2016年8月19日上市,全球銷售約250支以上,陸續傳出數十起自燃或爆炸事件後,9月初第一波回收,陸續傳出自燃意外後,於去年10月11日終於宣布全面停產。
您還會想看↓↓↓↓↓
Note 7打不倒!三星Q4獲利料登3年新高
Note 7、醜聞重創形象 三星集團擬分拆
三星S6手機也炸了! 陸男雙眼被燒傷
相關新聞
-
三星5年大投資 專家:台積電晶圓代工龍頭地位穩固
2022-05-25 23:29:47三星(Samsung)集團計劃未來5年投資3560億美元,志在成為半導體、生物製藥等領域的領頭羊。產業專家認為,三星還是難以撼動台積電晶圓代工龍頭地位。
-
拜登訪南韓首站赴三星晶圓廠 建韓美技術同盟
2022-05-20 21:45:13火線新聞,馬上帶您看到,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首度出訪亞洲,今天傍晚飛抵南韓的駐韓美軍空軍基地,開啟為期3天的正式訪問之旅,第一站就直奔三星晶圓廠,南韓總統尹錫悅、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也陪同,以強化美韓技術同盟。
-
台積電2奈米進度超前|財經100秒
2022-09-12 13:08:56台積電採用奈米片電晶體架構的2奈米製程將於2025年量產,升級版3奈米(N3E)製程將於2023年量產。外界看好進度可望領先對手三星(Samsung)及英特爾(Intel)。台積電週一股價勁揚,市值達12.7兆元。
-
南韓晶片法促本土投資 台灣戰略因應何在?
2023-04-08 15:20:06繼歐盟、日本和美國之後,「韓版晶片法案」(K-Chips Act)也在南韓國會獲得跨黨派支持通過,除了針對大型、中小型半導體業者,強化租稅優惠競爭力,南韓月中也敲定一系列半導體聚落投資規劃,專家認為,恐怕衝擊台灣既有競爭優勢,政府得思考因應對策。
-
傳台積電將全面漲價!成熟製程漲幅上看兩成
2021-08-25 14:03:45今年晶圓代工供不應求,包括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晶圓代工廠,陸續向客戶調漲價格。媒體報導,傳出台積電明年起全面調漲晶圓代工價格,其中成熟製程調漲20% ,先進製程調漲10% ,將從第1季生效,業界預估這將有助於提升台積電毛利率。
-
韓擬參與晶片聯盟磋商 尹錫悅:依國家利益評估
2022-08-08 14:35:31美國計劃邀請台灣、日本、韓國共組晶片四方聯盟(Chip 4),韓國外交部傳出已表達參與預備磋商的意願,總統尹錫悅今天說,相關部會正基於國家利益進行整體評估。
-
三星李在鎔有望獲南韓總統特赦 接班集團會長
2022-08-09 19:07:34根據日經新聞報導,三星集團副會長李在鎔有望在未來幾天獲得南韓總統尹錫悅的特赦,承繼三星已故會長李健熙的事業,繼續展開接掌三星集團的接班之路,有助三星因應全球晶片危機在內的挑戰、及協助當局磋商加入美國的「Chip 4」聯盟。
-
南韓強攻半導體自主 5年砸上兆韓元預算
2022-07-25 16:18:13近期市況雜音不斷,尤其DRAM報價大幅下跌,也衝擊南韓業者三星、SK海力士,不過南韓政府近期宣布,五年內就要投資上兆韓元,擴大半導體產業研發腳步,力拼在「非記憶體」領域提高市占率,同時也預告,半導體設備、材料、零組件自給率,要在2030年提升到50%。
-
三星逆勢注資擴產 低價割喉戰搶市能奏效?
2022-12-30 16:40:36全球半導體景氣下行,除了台積電宣布3奈米量產,我們也注意到,南韓三星電子,積極在記憶體與晶圓代工領域擴大產能,我們請教資深半導體產業分析師柴煥欣,怎麼觀察三星逆向擴產策略?有可能爭取到更多晶圓代工市占率嗎?對台廠影響又是如何?
-
韓晶片法祭優惠促本土投資 台灣應思考戰略規劃
2023-03-31 17:34:57繼歐盟、日本和美國之後,「韓版晶片法案」(K-Chips Act)週四也在南韓國會獲得跨黨派支持通過,除了針對大型、中小型半導體業者,強化租稅優惠競爭力,南韓月中也敲定一系列半導體聚落投資規劃,專家認為,恐怕衝擊台灣既有競爭優勢,政府得思考因應對策。
-
南韓晶片業下滑肇因記憶體?陸企侵市占難迴避
2023-04-11 17:17:35南韓總統尹錫悅週一下令召開國家戰略會議,以提高半導體晶片行業的競爭力,我們請教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執行長羅懷家,根據韓國發展研究所 (KDI) 數據,南韓晶片業務,近期衰退驚人,幾乎等同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下滑幅度,您怎麼解讀相較於台灣,南韓晶片業務快速崩跌的原因? 記者 沈唯同:「就您觀察,南韓記憶體市況,何時會比較有能見度?」 記者 沈唯同:「另外一個我們也關注到說,南韓的晶片出口到中國基本上是佔了超過4成以上的比例,這個部分影響您怎麼看?
-
三星掌門人李在鎔獲假釋!13日出獄 料加快投資步伐
2021-08-10 22:18:15三星集團,作為「韓國經濟」的重要支撐,實際掌門人「李在鎔」在入獄之後,公司的許多重大決定,不能拍板。近期,韓國業界和民間,呼籲釋放「李在鎔」。週一(8月9日),韓國司法部確認,李在鎔,週五(8月13日)獲得假釋。目前,不確定他是否能夠,立即回到公司「復職」。
-
美訪盟友促晶片本土化 台半導體競爭力動搖?
2022-05-20 17:31:32這次拜登亞洲行,特別拜訪韓國三星及日本。讓人聯想到,先前美國與歐洲、日本等國,在半導體本土化的合作計畫。我們請教半導體產業分析師柴煥欣,這次拜登亞洲行,是否在為美國半導體本土化鋪路?這對台灣半導體競爭優勢,會造成什麼影響?美國發展半導體本土化,存在那些難度與挑戰?請教您的看法。
-
強攻半導體自主!南韓5年砸上兆韓元預算
2022-07-26 16:21:58近期半導體市況雜音不斷,尤其DRAM報價大幅下跌,也衝擊南韓業者三星與SK海力士,不過南韓政府近期宣布,五年內就要投資上兆韓元,擴大半導體產業研發腳步,力拼在「非記憶體」領域提高市占率,同時也預告,半導體設備、材料、零組件自給率,要在2030年提升到50%。
-
李在鎔赴歐2週 除了ASML還找這些公司|財經100秒
2022-06-07 13:19:44南韓三星為超車台積電,三星副會長李在鎔7日動身前往歐洲展開為期兩週的考察,會面對象包括台積電設備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高層,市場預料將談及極紫外光(EUV)曝光機採購事宜。南韓媒體報導,李在鎔也將拜會荷蘭客戶,並與英國晶片設計大廠安謀(ARM)、德國汽車晶片製造商英飛凌( Infineon)、荷蘭汽車晶片製造商恩智浦半導體(NXP)以及西門子等業者交流。
-
美組半導體聯盟封殺中國企業 南韓態度受矚目
2022-03-29 22:25:47美倡議與南韓日本台灣合組聯盟,這個問題我們請教資深分析師邱敏寬,請教分析師,美國在高科技領域,試圖以包圍政策,防堵陸企,不過南韓方面,過去高度仰賴中國市場,成為一項變數,您怎麼看後續關鍵。
-
文在寅19日訪美會拜登 疫苗.半導體成焦點
2021-05-18 20:52:54歡迎回來。南韓總統文在寅將在19日前往美國,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第一次的面對面會談,除了藉此機會強化在疫苗上的合作,三星、SK、LG集團等半導體、電池相關企業高層也將同行,預期在民間部門能有進一步合作。
-
三星李在鎔有望獲特赦 為接掌集團會長鋪路
2022-08-09 17:16:59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有望在未來幾天獲得總統特赦,韓聯社報導,南韓法務部周二 (9 日) 起召開會議審查特赦事宜,歷任南韓總統會在每年 8月15日的光復節宣布特赦,日經報導,南韓總統尹錫悅可能在光復節前做出決定。產業消息人士表示,李在鎔獲得特赦,為接任三星集團會長鋪路,有助三星因應全球半導體缺貨在內的挑戰、協助當局應對美國的「Chip 4」招攬壓力。
-
南韓4000億美元攻關鍵技術 三星將設5晶片廠
2023-03-15 17:24:54南韓政府週三(14日)宣布,將斥資超過4000億美元搶攻關鍵技術,包括半導體、電動車和生技等領域,包括三星在內的南韓大企業都將參與。三星計劃2042年前斥資約2300億美元,在首爾以南的龍仁市,建立新的晶片聚落,包含五座新廠,預估吸引150多家海內外晶片公司。三星發言人已證實設廠消息。三星也可望從中獲取成長動能,挑戰競爭對手台積電在全球晶片製造的領先地位。南韓政府也透過聲明表示,巨型聚落將成為南韓半導體生態系統的關鍵基礎。
-
三星重工、大連東芝停產 員工抗議 中國經濟陰霾現
2021-09-13 13:41:09韓國三星集團持續從中國撤資,近期,位於寧波的三星重工準備關閉,引發公司千名員工遊行抗議,而日本東芝企業大連工廠也宣布停產。外資紛紛撤離,引發民眾對失業、經濟下滑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