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隻眼看世界 「科學攝影展」科博館登場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7 月 09 日訊】歡迎回來。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辦的第三屆科學攝影展,今年有來自各地400多件的參賽作品,經過初審和複審,共選出62件得獎作品,在科博館展出,期待透過影像,傳達科學世界的多樣性。

    五色鳥口銜果實表演舌上功夫,獲得青少年特別獎的小小攝影師會隨時留意身邊的各種事物,拍到驚奇,同時也獲得更多的知識。

    青少年特別獎 顏佑安:「我們都是一邊走一邊找啊。」

    顏佑安的父親 顏子謙:「因為每次拍到新的東西,回去就會查資料,想要多認識,從中去得到很多的知識,就是說比從課本上得到的還更深入,而且小孩的興趣也更多。」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孫維新:「科學攝影或者攝影的本身就是用第三隻眼看世界,讓我們可以把世界上美好而又真實的這一面透過鏡頭呈現。」

    利用廣角和長鏡頭組合成月全蝕連續變化的全過程,還有不同種類海膽的合成圖,透過鏡頭了解影像背後更深的科學意涵。

    佳作獎 蔡嶽霖:「我的作品是2015年的4月4號月全蝕的全記錄,那這是在基隆的深澳漁港那邊拍的,後邊搭配的是九份的山城還有基隆山,把它疊合起來的影像就得到一個月全蝕的一個連續的畫面。」

    佳作獎 李坤瑄:「不同種類把牠集合起來,製作成一個合成的構圖,讓大家看一看這些海膽美麗的造型還有牠的生物的多樣性。」

    科博館科學教育組副研究員 劉德祥:「科學攝影變成一個非常大的領域,有拍大自然的,也有拍在顯微鏡,或是各種儀器之下獲得的影像等等,那其實終極目標是透過這些影像幫助對這個大自然的了解等等。」

    天文、地理、海洋,整個宇宙的變化,都集結在攝影作品之中,每一個作品看起來漂亮真實,要想瞭解更多,歡迎大小朋友到科博館參觀。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莉 王媛 台灣台中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