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共一邊想當「氣候領袖」一邊外包污染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7 月 27 日訊】意圖擔任「世界氣候領袖」的中共,在轉移國內過剩產能、輸出項目給他國時,也悄悄將污染「外包」給了它們。這是中共外交政策「轉綠」、投資「轉黑」的真實寫照,即政策是一回事,執行和標準是另一回事。
據大紀元綜合外媒報導,《紐約時報》星期一(7月24日)發表題為「中國的另一項主要出口:污染」的一文指,在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宣布美國撤出《巴黎氣候協定》後,中共正設法將自己定位為「世界氣候領袖」,承諾與其它國家合作建立「生態文明」。但如果中國真的想要成為氣候領袖,就需要應對全球的氣候需求面積(Climate Footprint),而不僅僅是其境內的污染。
在圖茲拉(Tuzla)土生土長的齊斯科(Denis Zisko)50歲出頭,他還記得小時候總在莫德拉克湖(位於巴爾幹半島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裡游泳。但是有了採煤和燃煤電廠後,煤炭粉塵污染了湖泊,那裡的綠水青山不見了。
在聽說燃煤電廠接到外資資助要擴建時,齊斯科決定是時候出來抗議了。據悉,中國進出口銀行出資7.5億美元,計劃在圖茲拉煤電廠擴建一台460兆瓦容量的燃氣機組,擴建項目的施工、採購以及建築(EPC)都交給中國的葛洲壩集團。而離此地幾公里外,來自中國的東方電器贏得了另一個煤電廠的EPC競標合同,同樣也由中國銀行提供融資支持。
這只是中國在海外提供資金支持、近年來興建的80個煤炭發電項目中的兩個,根據中東歐銀行監測網絡(CEE Bankwatch Network)的研究,這些項目的總容量可達52千兆瓦。在輸出這些項目到歐洲、非洲、拉美地區的時候,中共也將污染排放外包給了它們。
由於缺少政策干預,國際社會一直擔心中共的海外投資會傾向於「棕色資產」(化石燃料密集型能源基礎設施),而非「綠色資產」(與未來低碳污染發展相關的領域)。而這些投資正在侵蝕一些需要保護的生態區域,如拉丁美洲的亞馬遜雨林以及南半球的巴塔哥尼亞冰原。
在對低效或高排放燃煤電廠等海外污染項目的公共融資,中共一直我行我素,在過去幾年間中國兩大政策性銀行發放的貸款中有一半以上都投向了燃煤電廠。以下從設備、技術、資金、政策四個方面分析中共的污染外包格局。
一、國內產能過剩 急需輸出
中國國內的煤炭、鋼鐵、水泥等高污染重工業出現產能嚴重過剩,而投資海外重工業項目通常被認為是化解多餘產能的有效之舉。
「因為整個產業都受到產能過剩的影響,中國煤炭行業正在海外市場尋找增長點。」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的資深分析師唐斯(Erica Downs)告訴《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
中國最大產煤省份山西省的官員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也證實,他們正在大力推動煤炭企業「走出去」,支持他們在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以及其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廠,化解山西過剩的煤炭產能。
中國產能過剩的現狀如何,僅以燃煤電廠為例。中國的煤電廠目前普遍只啟動了不到一半的生產力,同時每家電廠每年還被要求停產3個月。在2015年,中國有80%的煤炭企業出現虧損,按照當局計劃關閉礦產量在10億噸以下的企業,有超過100萬人面臨失業。
二、海外投資支持 一半去了燃煤電廠
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國際能源投資國之一,主要通過兩大政策性銀行——中國發展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進行。過去幾十年來,這兩家銀行對發展中國家的能源項目提供的支持資金翻了番,但有一半以上去了燃煤電廠項目。
2016年,波士頓大學全球經濟治理研究項目發現,2007年—2014年間,中國這兩大銀行的海外貸款有66%流向燃煤電廠,而水電以及其它可再生能源獲得的貸款比例分別只有27%和1%。
而包括世界銀行、經合組織(OECD)等西方多邊貸款機構從2015年以來,已不再向新建的非超超臨界燃煤電廠提供融資(極個別情況除外)。這不由得引發各界擔憂中國援助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三、購置中資設備 引進低端技術
《金融時報》引述國際氣候政策中心研究人員報告的分析,中國政策性銀行發放此類貸款的動機在一定程度上來自北京方面希望解決國內電力設備行業產能過剩,因為接受貸款的海外電廠通常要向中國設備供應商採購。
在中國資金的支持下,87%的在建煤電廠都有從中國公司至少購入一台主要設備,如渦輪機。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電廠設備出口國,比第二名日本的出口額多出兩倍。
一半以上的燃煤電廠用的低端技術是從中國引進的,其中大多數(58%)電廠採用能效最低、碳強度最高的次臨界技術,其產生的碳污染比超超臨界發電廠高75%,消耗的水資源也比後者高67%。
根據牛津大學擱淺資產項目(Stranded Assets Programme)的研究報告,要處理氣候變化問題,第一個就是叫停全球的次臨界燃煤發電廠。這與全球氣候領袖需要承擔的責任顯然格格不入。
四、奉行實用主義 無視污染外包
《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加宗(Paulina Garzon)和 洛佩茲(Leila Salaza-Lopez)寫道:「中國在開展國內項目時,已經開始表現出對環保的關注,它在對外項目上也應該有同樣的意識」。
但實際上中共現在在氣候前沿問題上的180度轉彎,從消極回應到表面主動引導,執行的是「政策是一回事,執行和標準是另一回事」的實用主義。
有學者認為這與中國正在成為可再生投資的最大目的地有關,中國已經占全球綠色債券銷量的44%;標榜環境領袖可以此作為通向全球市場的跳板。而同時,《巴黎氣候協定》對中國還未造成實質性影響,因為中國溫室氣體允許等到2030年達到峰值時再開始減少排放量。
同樣的,在海外投資項目上,中共也奉行實用主義。正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研究副教授陳凌(音譯 ,Ling Chen)所說的,「變綠很可愛,但是處理產能過剩和其它需要的經濟調整更迫切」。
考慮到中國經濟走下坡路,將污染「外包」到海外有實際的經濟意義,俄克拉荷馬州大學國際和區域研究副教授孔波(Bo Kong)表示,中共地方政府也渴望參與走出去,但它們不能自行進入資本市場,同時也有投資和GDP增長的壓力。「不同地方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各省遊說中央政府為『一帶一路』投資。自上而下的優先順序對應的就是從下而上的實用主義」。
所以在這一前提下,中共對海外項目的污染考量會「敷衍了事」,甚至會激勵更多的污染行業走出去,比如重金屬、污染廢物以及有毒化學品行業,繼續把污染留給別國。如《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所言,「真正的氣候領袖,是投資保護全球生態重要性地區,而不是摧毀它們」。別忘了中國的另一大出口是污染。
相關新聞
-
葉倫訪中會李強 警告中共援俄將承擔後果
2024-04-08 07:18:044月7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在北京和中共總理李強會晤。耶倫提出了對中國產能過剩等問題的關切。
-
葉倫:不會坐視廉價中國貨 警告中共援俄有後果
2024-04-08 19:30:424月7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在北京和中共總理李強會晤。葉倫提出了對中國產能過剩等問題的關切。她在週一(8日)的北京記者會上強調,中共以政府補貼而創造的大量廉價商品過去傾銷全球,摧毀了包括美國在內許多國家的產業,這一次美國不可能對中共坐視不管。
-
美韓聯手研擬進口管制 應對中國太陽能產能過剩
2024-05-06 19:34:32中國太陽能公司,近年因生產過剩引發價格戰,引發各國關注,除了歐洲正積極推動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之外,南韓與美國,近日也舉辦能源安全對話,初步研討兩種應對方案。
-
應對中國太陽能產能過剩 美韓聯手研擬進口管制
2024-05-06 17:47:46中國太陽能公司,近年因生產過剩引發價格戰,引發各國關注;南韓與美國近日舉辦能源安全對話,初步研討兩種應對方案。
-
克服恐懼 活摘見證者實名曝光中共滔天罪惡
2023-08-09 21:21:362015年,曾在大陸軍隊醫院工作的鄭治,曾匿名向大紀元曝光了中共活摘器官的罪行。8年之後,當他克服了內心巨大的恐懼,終於決定公開講出中共的反人類罪惡。
-
小米台灣高層遭全面接管 專家指疑有2大目的
2024-05-14 17:21:42中國品牌小米台灣分公司高層大地震,台籍幹部全數遭到撤換,經濟部表示,小米台灣是有通過核准的陸資,沒有疑慮,不過消息一出引起台灣通訊界關注,我們請教財經專家黃世聰,怎麼解讀小米台灣高層變動,由中國小米高層全面接手? 記者 沈唯同:「你提到電動車,小米未來電動車的部分,似乎可能想要打進台灣市場、這部分您怎麼看?」
-
斷交台灣後中共1隻都沒買 宏國白蝦出口少25%
2024-04-08 07:22:43台灣與宏都拉斯在去年3月斷交,轉與中共建交後,由於兩國自由貿易協定(FTA)尚未談妥,加上開價比台灣低5成,蝦農賣給中國意願不高,加上台宏外交關係生變後,出口到台灣的白蝦必須課徵20%的關稅,墨西哥對宏國蝦祭出禁令,宏都拉斯國家水產養殖者協會(Andah)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第一季白蝦出口量為1697.6萬磅,低於去年前3月的2282.5萬磅,出口量下滑25.82%。
-
中國經濟下滑 廣東工廠招工時薪9元人民幣
2023-03-02 20:32:44中共三年「清零」重創中國經濟,知情人披露,許多中國企業招聘的都不是正式僱員而是臨時工,而且每小時的工資都很低。近期在東莞有工廠招募臨時工,竟開出人民幣9元的時薪,換算成台幣時薪也只有40元左右,引發爭議。
-
章天亮:中共六理由無法攻台 美554法案關鍵
2023-06-07 19:09:35旅美歷史學者、知名評論人章天亮,首度訪問台灣,他在演說中指出,中共礙於六大理由無法以武力入侵台灣;美國眾議院立法中的554號法案,在嚇阻上尤其關鍵。
-
林夕追求香港自由遭中共封殺 入圍台灣金曲
2023-07-01 22:29:45歡迎回來,第34屆金曲獎頒獎典禮,即將在本週六登場,其中公開支持香港反送中運動,而遭中共封殺的的香港知名作詞人林夕,也入圍這次最佳作詞人獎。
-
中共新規可查旅客手機筆電 台國安局:風險非常高
2024-05-09 10:53:15入境香港、尤其中國得更小心了。中共國安部4月發布2項「執法程序」新規,讓人員擴權能任意檢查個人電子設備,訂7月1日實施,不過,已經有部分中國城市的海關,檢查出入境旅客手機。中華民國國安局副局長今天(8日)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民眾前往中國大陸,手機內如果有所謂的敏感訊息,被中共當局以「違反國安」處置的風險相當高。
-
保衛台灣!章天亮:了解中共本質 增強軟實力
2023-06-02 19:27:06烏俄戰爆發後,同樣有惡鄰居在旁的台灣,成為世界關注焦點,旅美學者章天亮表示,台灣應該善用軟實力,來應對國際挑戰,他也坦言,台灣人似乎不太重視,而保衛台灣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中共本質。
-
邱國正:共軍恐突入逼近12海浬 越過就打掉
2023-03-06 21:05:20新聞一開始,馬上帶您看到,中共週末舉行兩會,國防部長邱國正(6日)在立法院表示,中共對台動武的態勢比以往強烈,而外傳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可能來台訪問,邱國正說國軍有超前部署,要警惕中共有可能藉口突然進入台灣領海基線,向12海浬的領空基線逼近,台灣為了因應共軍無人機、間諜氣球等威脅,已經將過去「不開第一槍」的原則,改為只要有航空實體進入領空基線,就要射擊。
-
曹興誠:中國共產黨是邪教 動亂的根源
2023-10-26 19:42:40聯電創辦人曹興誠,25日晚間在影片分享網站的頻道上發表新影片,從以阿戰爭,談到中共企圖武統台灣,他直言,中國共產黨就像邪教,是仇恨、動亂的根源。
-
台灣人欠缺敵國意識? 以色列女孩分享兵役經驗
2023-07-28 21:38:48以色列周邊面臨威脅,國土僅有台灣的三分之二,靠著男女皆兵、備戰和民防體制,多次挺過軍事衝突,守住國土。透過我們的專訪,來看到一位在台灣的以色列女孩,分享她們的國防意識。
-
報導台灣獲粉絲支持 美NTD主持人:台灣對世界重要
2023-05-13 21:40:11中共對台威脅,全球關注。在美國紐約的英語新唐人主持人Tiffany Meier,在報導了台灣黑熊痛扁小熊維尼臂章的新聞後,收到粉絲訂製的同款圖樣馬克杯,表達支持。我們特別專訪了Tiffany,聽她聊聊美國普遍民眾對台灣的真實看法。
-
沈伯洋揭中共認知戰:讓台灣年輕人厭倦政治
2023-12-18 20:19:29黑熊學院週日(17日)舉行首場大型戶外講座,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長沈伯洋分析指出,中共對台灣統戰手法包羅萬象,例如針對年輕人散播真假訊息的認知戰,目的之一是要讓年輕族群厭倦政治。
-
大陸熱傳反戰文:如果開戰 絕不上戰場
2023-05-01 20:54:44近年來,中共黨媒不斷宣傳要備戰進犯台灣。但中國大陸民眾並不買帳,最近網上一篇反戰文章引發民眾共鳴。評論認為,這表明很多中國人正在覺醒,不願為中共統治者所謂「強國夢」去充當炮灰。
-
中共國台辦向台灣名嘴宣戰 兩岸網友嘲諷反酸
2024-05-16 07:41:53台灣政論節目比拚收視率,是很多大陸人或海外華人來台時都會收看的,如今也彷彿成了言論自由指標。中共國台辦今天聲稱將對5位台灣政論節目名嘴所謂制裁。不過,台灣名嘴們反應曝光,幾乎都在嘲諷反酸中共,李正皓稱是「光榮的制裁」,王義川反酸國台辦是「破壞兩岸關係元兇」,劉寶傑晚間要在節目中直接回應。讓台灣各界罕見,砲口一致對外。就連中國網友也吐槽說,有什麼可以懲罰的?
-
中國「國藥疫苗之父」楊曉明 被中共撤銷職務|中國一分鐘
2024-04-27 19: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