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攜手嘉聯益 全台首創卷對卷全加成軟板生產線綠色製程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10 月 19 日訊】台灣軟板製程再進化!嘉聯益科技與達邁科技、創新應材、妙印精機攜手組成「卷對卷全加成軟板生產」聯盟,在科技專案協助下,今(十九日)正式對外發表國內首創之「卷對卷(Roll to Roll)全加成軟板生產線」,以精密轉印技術印製獨特膠體,經膠體活化及金屬化共三道製程,即可連續生產出電路線寬僅10µm(微米)的軟性印刷電路板,該技術除突破現有黃光蝕刻製程之線寬極限及瓶頸外,並可降低50%能源使用量及減少30%以上的設備空間使用率,達到「線路細微化」、「製造綠色化」的優勢,為台灣軟板產業提升新競爭力。
經濟部技術處專門委員葉維煜表示,技術處鼓勵並支持PCB產業邁向綠色製造,在嘉聯益、工研院及研發聯盟成員努力下,成功建構台灣第一個「卷對卷全加成軟板生產線」及其產業供應鏈,將有助於建立軟板應用的關鍵設備、零組件及材料等完整供應鏈,進而形成產業聚落,帶領國內軟板廠商更具國際競爭力。
工研院機械所所長胡竹生表示,工研院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與產業併肩作戰!現行產業受限軟板主流製程使用的黃光蝕刻技術,線寬只能做到30µm,無法做出電路更細、密度更高的軟板。且蝕刻製程材料利用率低,不僅高耗能且高汙染。因此在兩年前,由嘉聯益主導的聯盟尋求產品和製程突破,與工研院擁有的「凹版轉印印刷」及「可細線化觸發膠體」等專利技術,聯手進行製程和產品的升級開發。「卷對卷全加成軟板生產線」為國內首創的技術,除可突破線寬極限外,更可將生產流程由七道縮短至三道、產線長度由原本之73公尺降低至20公尺內及能源使用量降低50%以上,實現兼具「線路細微化」及「製造綠色化」之次世代軟板生產線。
嘉聯益科技總經理、台灣電路板協會理事長吳永輝指出,此次聯盟新技術所生產的全加成超細線寬軟板,突破現行蝕刻技術極限,可應用於觸控模組、行動電話、穿戴式電子裝置、平板電腦及車用電子等不同終端產品。並可朝向多元與多變方向發展的電子消費產品樣態,以技術升級築起與國際競爭者之鴻溝,並開創出創新又兼顧對環境友善的新技術,讓台灣軟板業者可拉大與國際競爭者的差距,迎接不斷加劇的市場挑戰。
本次成果發表會,嘉聯益公司也開放「卷對卷全加成軟板生產線」讓供應鏈廠商參觀,吸引許多上、下游相關廠商注意;同時現場台達電子、由田新技、亞碩及迅德機械等公司也展出卷料協同機器人、卷對卷連續式光學檢測設備、Cotactless濕製程設備及AGV無人車搬運系統等,可於未來整合至全加成軟板產線當中,共同建構智慧化、綠色化及高值化製造技術。
據台灣電路板協會統計,2016年台灣軟板產值已達新台幣1154.4億元,以38%市佔率居全球之冠。工研院IEK預估,全球軟板市場在經濟回溫下,2017年產值可達117億美元,成長5%,2018年更可持續成長,總產值上看125億美元。
相關新聞
-
全透明發電玻璃 不只發電還能減碳
2011-07-08 20:23:28相信觀眾們可能聽說過玻璃也能發電,但以往的發電玻璃困難度在於透光越高,轉換電能效率就越低,現在工研院有了新的技術突破,實現了高透光以及高發電率,還可以降低日照後的室內溫度,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帶您一起來了解。
-
工研院機器手臂 軟硬都是台灣製造
2011-08-24 21:50:43機器人的研發大家可能都認為是日本或歐美專有技術,其實在台灣,藉由台灣IC及各種產業的技術提升,機器人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在工研院努力下所有的零件軟硬體已經都是ALL MADE IN TAIWAN,在台北國際機器人展開展前,跟著我們的新聞鏡頭,帶您先一睹為快。
-
節能新發明 電表便利貼太陽能發電窗
2012-09-03 20:53:00電價節節上漲,民眾大喊吃不消,為了節省荷包,居家用電就要從高耗能的電器著手。工研院技術研發製成的節能新發明,民眾可以自己就來檢測,哪種電器最耗電。
-
昆山傳發布半月停產令 多台廠列入名單
2017-12-26 09:40:48再來關心,市場流傳中國昆山市官方以公文要求吳淞江部分流域的工業企業,全面停產半個月,影響多達270家企業。台商包括統一、研華、嘉聯益、捷安特、滬士電子、南亞、台玻等,都名列其中。這次流傳的公文內容提到,因崑山市水質監測數據較差,所以實施停產半個月,而到時會視水質情況,決定是否延期。有業者說,昆山當地政府幾個月前就有寄出限排措施,平均每月3到5天,但這次長達2週,業者說,時間太久了,不太可能停產,如果停產會啟動因應措施。
-
馬桶漏水 1年漏半個石門水庫
2011-06-07 20:20:01繼續仍然是關心地球資源的新聞。要來告訴觀眾朋友,台灣人的馬桶真的很會漏水,根據工研院最新的統計,發現10個馬桶二個漏,家庭每年漏水量,高達1億噸,幾乎是半個石門水庫,平均家庭一年為此多付100多元。
-
工研院綠能天線 勇奪歐「太陽能產業獎 」
2011-09-07 21:52:20在能源領域中最具權威的獎項之一,『2011太陽能產業獎』,6日,由主辦單位英國太陽能權威媒體Angel BC,在德國漢堡公布得獎名單。工研院以「綠能天線技術」榮獲太陽能產業獎「傑出團體獎」,成為亞洲第一個獲得這項榮譽的國家。
-
經濟部百年特展 互動科技民眾驚豔
2011-07-24 21:22:19百年一見的台灣經建特展第一站,23號在高雄巨蛋開幕,副總統蕭萬長、行政院長吳敦義、經濟部長施顏祥和高雄市副市長李永得都應邀出席揭幕。蕭副總統說,高雄在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一直都有關鍵貢獻,所以選定高雄為特展首站 。
-
台灣工研院軟性基板揚名國際
2011-05-21 04:07:38年度商展5月17日–20在洛杉磯會展中心舉行 ,台灣工研院軟性基板揚名國際
-
產學攜手 台灣治癌藥研發領先全球
2012-10-03 16:19:23治療癌症又有新方法;中興大學、台大醫院及工研院成功研發《奈米》光動力治療藥物。能精確的殺死癌細胞,且減少副作用,未來如果在人體實驗成功,將可造福癌症患者。這項研究成果並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Small上。
-
兒童綠能體驗營 環保概念向下紮根
2011-08-10 20:33:27如何落實節能減碳,是大家關心的環保議題。工研院舉辦兒童綠能科技體驗營,透過團隊活動學習與體驗,將環保節能的綠色概念深植孩童心中。
-
工研院機器手臂 軟硬都是台灣製造
2011-08-25 20:24:38機器人的研發大家可能都認為是日本或歐美專有技術,其實在台灣,藉由台灣IC及各種產業的技術提升,機器人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在工研院努力下所有的零件軟硬體已經都是ALL MADE IN TAIWAN,在台北國際機器人展開展前,跟著我們的新聞鏡頭,帶您先一睹為快。
-
呼吸器朝自產自供應 工研院17天完成首座原型機
2020-05-08 13:13:06中共肺炎疫情,讓國際呼吸器需求,比以往提高5到10倍,工研院攜手產業合作,在17天內就完成臺灣首台呼吸器原型機並順利運轉,周五首度對外曝光,代表台灣在高端醫療器材實力,更跨出一大步。
-
台灣將進入無人車時代 2020年上路測試
2018-07-14 08:06:55關鍵時刻,帶您迅速掌握潮流趨勢,歡迎您收看財經趨勢4.0,我是趙庭譽。1980年第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出現,開啟了無人車產業的領域,台灣車輛研發聯盟,本週舉辦論壇(TAIFE),以「自動駕駛電動車」為主題,而台灣,將在2020年,上路測試自駕車,產業可說 前景看好。
-
次世代車資通訊 資訊掌握更即時
2011-03-25 20:19:15隨著無線通訊與行動裝置的蓬勃發展,結合交通、行車安全與生活應用的車資通訊系統因此孕育而生。工研院發表了新一代的車資通訊系統,能夠更即時的掌握路況資訊,運用更廣泛了,一起來看看。
-
摔不破LED球泡燈 工研院全球首發
2012-02-01 21:53:23燈泡一定要是玻璃製的嗎?工研院發表全球第一款塑膠製的LED球泡燈,不但耐用不怕摔,更兼具大發光角度與高發光效率,可望提升國內LED產業競爭力。
-
工研院健康照護床 展示軟性新科技
2011-12-05 20:33:57工研院又有新發明了,以「軟電、設計、綠生活」為主軸,應用綠色環保的軟性電子科技,模擬未來生活情境,設計一系列未來創新科技產品,包括使用者可自由調控的「軟壓力遙控感應夜燈」,以及睡眠管理最佳幫手「健康照護床」,現在就讓我們跟著鏡頭一起先睹為快。
-
國車國造再邁步!高鐵2022啟用兩項新設備
2019-07-03 22:13:57好的再來看到,為了呼應政府的「國車國造」政策,台灣高鐵與工研院還有台灣車輛公司簽約,攜手打造了「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以及三輛「柴液型調度機關車」,斥資7億6千3百萬元,預計兩項新設備,將在2022年1月啟用。
-
疼惜弱勢學童 工研院辦科技營
2011-08-14 21:52:59暑假過了一半,一般的家長可能會把孩子,送到夏令營,或者是才藝班補習,但是偏遠弱勢家庭的孩子,可能根本沒有錢,送孩子去夏令營。工研院今年暑假,邀請了58個弱勢學童,一起認識太陽能板,跟奈米科技,小朋友們看到這些高科技做成的玩具,玩得不亦樂乎。
-
工研院綠能專利 瞄子燈救火有一套
2011-11-08 21:47:15工研院日前將榮獲多項國際大獎的「流體驅動照明」綠能專利,應用研發出[「消防瞄子燈」,提供新竹市消防局進行救災測試。這種消防瞄子燈是利用消防水柱的強大水壓,產生電力提供火場照明,不僅提高救災效率,更希望能增進消防人員救災時自身的安全。
-
脊損者站立助行 輔助機器人來幫忙
2014-07-29 20:18:46台灣有高達2萬3千名脊髓損傷患者,這些患者絕大部分都必須靠輪椅行動,近期工研院開發出一種輕型行動輔助機器人,這種機器可以協助脊損患者站立,並且行動,未來這種機器功能將更加全面,有機會造福更多的脊髓損傷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