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悠瑪翻車調查: 多重因素與異常湊巧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11 月 26 日訊】歡迎回來。行政院「1021鐵路事故行政調查小組」,今天公布普悠瑪號出軌事故初步調查結果,召集人吳澤成表示,造成18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彎道超速,間接原因是綜合性的,只要任何一個環節能有效處置,事故就不會發生,調查小組將於兩週內提出改善對策。

    交通部鐵道局副局長 楊正君:「我們並沒有特定去把這起事故,認為是單一面相的這樣的一個因素,所以基本上這個看起來是一個,包括了人員跟機械設備,綜合性的這樣一個事故原因的。」

    台鐵普悠瑪10月21日的出軌翻車事故,造成18人死亡,行政院成立「1021鐵路事故行政調查小組」,進行事故原因調查,26日下午首次正式公布調查報告內容,調查小組表示,本次事故涉及人員操作、SOP、機械設備、組織管理等個別層面的問題,還湊巧同時穿過每一道防護措施的漏洞,才釀成悲劇。

    交通部鐵道局局長 胡湘麟:「檢查員告訴這位駕駛說,你這種狀況如果可以持續的話,就到了花蓮,花蓮再排車給他換車,我們確實有這種狀況,可是這種狀況在我們面對這種事故的這個處理上,是不是有再檢討的地方,這部份我們還要,後續還會再、再來處理。」

    調查小組表示,確定當時司機員當時是正在持續通聯,嘗試排除列車異常狀況,讓列車以時速141公里進入馬站彎道,未依規定減速,而又因列車自動防護系統(ATP)被隔離,且普悠瑪列車的ATP遠端監視功能也未連線,相關防護措施都沒有被執行。

    行政院政務委員 吳澤成:「普悠瑪這個部分購車這麼久,為什麼沒有在運作,沒有人提起,這一個部分、往下我們會點出來,往下的這個責任,那麼先由這個檢、地檢單位,先去做一個追究之後,將來行政責任,我個人看法、還是免不了。」

    吳澤成表示,包括日商為何沒有按設計施工,將來要依照契約追究責任,台鐵交車何驗收時為何沒發現,也要追究,現在已找出初步事故原因,後續會針對相關問題檢視,在兩週內提出改善對策,並儘速完成完整的調查報告。

    新唐人亞太電視 台灣台北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