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鳳梨崩盤假新聞 陳吉仲前進產區滅火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3 月 20 日訊】日前傳出嘉義鳳梨價格崩盤,一斤鳳梨換不到一顆水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急忙到嘉義產區滅火,向農民保證收購價格一斤不會低於4.8元,沒想到知名鳳梨王子,楊宇帆,也遇到消費者向他反映,鳳梨價格不是崩盤嗎,怎麼賣這麼貴,他滿腔怒火在臉書開砲,表示鳳梨價格根本沒崩盤,假新聞不要再滿天飛。
一粒粒飽滿青綠帶點微紅的金鑽鳳梨,外銷前,還要再拍打確認品質。
記者 VS. 作業員:「聽聽看有沒有肉聲。」
台灣金鑽鳳梨肉質細嫩不咬舌,汁多味美,外銷訂單突破萬噸,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親自到屏東,確認鳳梨外銷相關事宜,同時網路直播,澄清鳳梨價格崩盤的假新聞。
農委會主委 陳吉仲:「網路直播的用意,要讓所有消費者知道,我們鳳梨品質很好,我們農民其實可以賣一個很好的價格,而不要受到一些不實消息影響到我們鳳梨的價格。」
18日,有消息指出嘉義鳳梨一斤收購價1元,連買粒水餃都不夠,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到嘉義向農民保證品質差的鳳梨絕對還有一斤4.8元盤價。
而台南鳳梨王子也跳腳,因為有消費者跟他反映,鳳梨價格不是崩盤嗎?怎麼還這麼貴?於是在臉書開砲,指出今年暖冬,鳳梨提早成熟,次級鳳梨價格有可能比較差,但說價格崩盤,有點過頭。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外銷)已經達到一萬兩千公噸,比去年同期三千多公噸,增加了將近三倍,數量我們持續出口,會對國內鳳梨價格穩定上升有幫助。」
就在農委會全力拼外銷之際,鳳梨王子直指現在台灣有97%鳳梨都要外銷到中國,比例占太重,萬一中國把鳳梨擋住,只要20%,市場價格才是真的崩盤,鳳梨王子坦承現在鳳梨農民都搶著種,政府難為,只怕後續價格爆炸,還是得要提早規劃。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台灣各界買爆鳳梨!陳吉仲:已超越去年銷陸總量
2021-03-02 20:44:46一連串新聞帶您關注,台灣鳳梨產季來臨前,中共無預警禁止台灣鳳梨進口,不過台灣各界以實際行動力挺國產鳳梨,踴躍預購,農委會公布最新統計數據,4天下來,累計訂購量超過4萬公噸,已經超過去年銷往中國大陸的總量。
-
中共禁台蓮霧、釋迦 陳吉仲:或祭WTO訴訟 10億助農民
2021-09-20 12:49:08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鳳梨事件又再一次上演!中共海關署稱因為介殼蟲問題,再次禁止台灣的釋迦、蓮霧輸出到中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週日親自召開記者會表示,要求中共給予相關的科學根據,否則會採取澳洲做法,到WTO爭端解決機制提起訴訟。另外,台灣政府也將投入10億幫助農民。
-
「你今天鳳梨了嗎」 美日加捷駐台單位挺台農
2021-03-03 08:07:27中共突然暫停進口台灣鳳梨,國際也掀起挺台農聲浪。加拿大駐台辦事處、美國在台協會和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週二相繼刊登鳳梨圖文,力挺台農。AIT照片中,不僅辦公室內外都擺設鳳梨,連AIT處長酈英傑辦公室也出現鳳梨,文末標註「真朋友真進展」、「團結愛鳳梨」。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2日在臉書,端出夏威夷披薩,大讚對台灣鳳梨品質的信任。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週二也在臉書上分享協會人員吃鳳梨的照片。捷克台灣商會也發文,「#FreedomPineapples」。響應外交部長吳釗燮發起的自由鳳梨標籤,為自由的滋味讚聲。
-
台自救三天認購三萬噸鳳梨!立委籲勿淪替中共恐嚇
2021-03-01 12:41:11再來關心,中共上週突然宣布從今天,3月1日開始暫停進口台灣鳳梨,影響大約是4萬多公噸的鳳梨,掀起國內挺果農的認購熱潮,初步統計,兩天內,台灣國內認購量已破2萬5千公噸,預計今天可達3萬公噸;對於有國民黨立委在臉書貼文說,這是支持民進黨的農民們,在行使投票權時應該思考的政經風險,對此,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抨擊,這簡直是替中共恐嚇台灣人,更是將國民黨墮落成為中共的「附庸兒政黨」。
-
830項中國農產禁入不變 陳吉仲:台灣要走正常貿易
2022-06-22 16:45:59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說,禁止830項中國農產輸入有其背景,政策不會改變;台灣農漁產品要永續,要走正常貿易機制,中國暫停輸入台灣鳳梨的問題已解決,石斑魚等也會這麼做。
-
農委會打假消息 成立作戰小組.修法提高罰鍰
2019-04-10 14:48:37台灣成為假訊息攻擊的主要受害國,農業部門深受其害。行政院農委會今天(10日週三)在立院專案報告,成立「防制假訊息作戰小組」,不只要製作懶人包,兩個小時內快速回應澄清,也計畫修法,針對散播不實消息的行為,處以高額罰鍰。
-
中共扯介殼蟲禁鳳梨 台農委會啟動多元加工出口穩價
2021-02-27 20:15:07中共禁止進口台灣鳳梨,對果農傷害頗大,去年(2020年)出口到中國大陸的鳳梨,就占了總出口量90%以上,中共這次假藉介殼蟲,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就說這種蟲可以用燻蒸處理後進口,台灣都有依據WTO的規定。農委會祭出10億經費,穩定價格。同時針對3月份預計銷往大陸的5萬噸鳳梨,用轉外銷其他國家,以及輔導加工等方式,幫助農民解套。
-
中共抹黑台鳳梨有介殼蟲 陳吉仲:未提供證據
2021-03-23 21:04:51歡迎回來,帶您來看,中共大動作禁止台灣鳳梨輸出,議題還在持續延燒。中共國台辦甚至在上禮拜聲稱,查到台灣銷往中國的鳳梨有介殼蟲。對此,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中共並沒有提供相關證據,台灣的產區也沒有發生相關情事。
-
受假資訊危害嚴重 農委會成立作戰小組打假
2019-04-10 20:33:47好,根據一項跨國調查數據,台灣遭假資訊攻擊的程度,是世界第一,台灣成為假訊息攻擊的主要受害國,農業部門深受其害。行政院農委會今天(10日週三)在立院專案報告,成立「防制假訊息作戰小組」,不只要製作懶人包,兩個小時內快速回應澄清,也計畫修法,針對散播不實消息的行為,處以高額罰鍰。
-
中共禁台釋迦.蓮霧 陳吉仲:不排除WTO訴訟 10億幫助農民
2021-09-19 23:01:36鳳梨事件又再一次上演!中共海關署稱因為介殼蟲問題,再次禁止台灣的釋迦、蓮霧輸出到中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向總統、行政院長報告後,收到裁示不讓農民權益受到影響,同時也回文了中共海關署,要求給予相關的科學根據,否則會採取澳洲做法,到WTO爭端解決機制提起訴訟。
-
台灣鳳梨外銷攻日 陳吉仲:冷鏈物流穩定品質
2023-02-06 16:11:30台灣鳳梨遭中國禁止輸入,各方合力調整出口市場,去年鳳梨外銷量達2萬468公噸,日本占7成以上,成為主要出口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表示,建置冷鏈物流系統,維持外銷鳳梨外銷品質。
-
鳳梨拚外銷!陳吉仲:目標銷日逾3萬公噸
2022-04-22 07:58:16歡迎回來。目前正值鳳梨的產季,農委會持續推動鳳梨外銷日本,週三(20日)嘉義縣就有15.6公噸的鳳梨要外銷日本,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今年鳳梨外銷日本數量目標超過三萬公噸,到時對中國大陸單一市場的倚賴,將大幅減少。
-
陳吉仲:中共禁台灣水果納WTO議程 明晚將討論
2021-11-02 12:09:18世界貿易組織(WTO)日前證實,已將中國禁台灣水果納入11月議程處理。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說,應該會在明晚討論到這個議題,農委會已經準備好相關資料,指出為何中國禁止台灣水果不符國際規範。
-
陳吉仲:基於食安 不認為中共會禁台灣稻米輸入
2021-10-20 10:20:07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從糧食安全角度來說,他不認為中國大陸會針對台灣稻米做不符合國際規範的片面禁止進口之舉。比較可能會發生的是水果。
-
金門爆首例「牛結節疹」疑從中國福建藉蚊蠅傳入
2020-07-10 21:12:32中國頻傳動物傳染病,從非洲豬瘟,再到蝦類的十足目虹彩病毒,現在又有「牛結節疹」,從中國傳過來。8日金門驚傳首例牛隻出現牛結節疹,目前已有23頭牛遭感染,一頭牛死亡。農委會也緊急展開防治措施。不過也令人好奇,「牛結節疹」為什麼會傳到台灣來?農委會就推估,應該是透過風,飄過來的。
-
中共單方撕毀ECFA 陳吉仲:台不可讓人任意宰割
2022-08-03 20:42:46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之際,中共3日又片面暫停台灣柑橘類和冰鮮白帶魚等農漁產品輸入,農委會召開記者會宣布,將透過4大措施穩定農產品價格,並推出新一波30萬份農遊券加強內銷,也會繼續透過WTO提出申訴。
-
仿效日本!農委會祭出3大措施 遏止台灣品種外流大陸
2021-03-09 20:43:14歡迎回來,中共禁止台灣鳳梨進口,卻大力推銷當地種植的台灣金鑽鳳梨,台灣品種、技術外流大陸,引起各界關注。農委會表示採取「禁回銷」、「保護目標市場」以及「增加輸出管制項目」三大措施,強化台灣品種保護,維護產業競爭力。
-
不再仰賴中國市場!台灣鳳梨外銷日本創紀錄
2022-04-07 07:56:10台灣鳳梨去年遭中共惡意打壓,禁止輸入中國,但在農民團體、外銷業者及政府努力下,去年外銷仍創下好成績,今年截至3月底,外銷市場已達9805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2.2%,顯示鳳梨外銷已成功轉移市場,不再仰賴中國大陸。台南市6日舉辦鳳梨外銷日本記者會,再有13.65公噸的鳳梨封櫃啟航。
-
台灣鳳梨外銷成功轉移市場 不再仰賴中國
2022-04-06 16:14:31台南市今天又一批共13.65公噸的鳳梨外銷日本。統計今年截至3月底外銷市場已達9805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2.2%,顯示鳳梨外銷已成功轉移市場,不再仰賴中國大陸。
-
陳吉仲:中共政治訂單不走市場機制 干擾外銷
2019-04-01 13:29:02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出席立法院專案報告,他指出,中共過去的政治訂單,影響了讓台灣農產外銷,擾亂市場價格。針對高雄市長韓國瑜,之前出訪港澳陸,並簽下農產品合約和MOU,陳吉仲說,希望韓市長提供外銷訂單明細,讓農委會協助,一起讓訂單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