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俠軍瓷器展 詮釋白瓷剛柔並濟新樣貌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10 月 20 日訊】台灣藝術家王俠軍,17年來從琉璃創作,轉換到純白的瓷器藝術。近期,王俠軍在新竹縣竹東鎮,展出40件白瓷作品,希望呈現瓷器剛柔並濟的新樣貌。

    走進藝廊,映入眼簾的一件件純白無瑕的白瓷作品,在柔和的燈光映襯下,泛著溫暖的光暈。藝術家王俠軍希望結合工藝和美學,再振瓷器昔日的雄風。

    白瓷藝術家 王俠軍:「我們希望從東方來的,過去的這個競爭力,能夠再度復興起來,能夠讓我們過去瓷器的這種高度,能夠再展現出來。」王俠軍表示,瓷器在中華文化大約有1800百年的歷史,大都是圓形、對稱的面貌,他希望藉由直線、稜角展現剛柔並濟、陰陽調和的美感。其中「日升」這件作品,以兩側高聳直角平面,帶出昂然自信、負責擔當的陽剛意象。而「月恆」則以圓潤瓶身及瓶肩,演繹女性陰柔如月的委婉,以及圓滿包容的意涵。

    白瓷藝術家 王俠軍:「所以我一直是想,它可不可以用純粹恢復到瓷土本身的本質,就是用它自己來說故事 它可不可以用光澤、它可不可以用層次、它可不可以用造型,那麼來說另外一種,現代都會自信自在俐落的美感。」從事琉璃創作多年的藝術家王俠軍,懷抱著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熱忱,克服了瓷土高溫瓷化時,收縮龜裂、軟化變形的難題,有多件作品都是花了三、四年才完成。

    白瓷藝術家 王俠軍:「希望能夠找到時代的,另外一種新的風采,讓這個民族工藝,能夠源源不斷的,再展現它的這個可能性。」曾經擔任演員及導演,王俠軍早年在台灣演藝圈頗有名氣。而後憑著一股對美的執著與理想,將古典華麗優雅的瓷器,注入了剛柔並濟的新風格!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秋霞 台灣新竹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