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絞線鏽斷致南方澳斷橋 運安會:因防水劣化積水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11 月 25 日訊】宜蘭縣南方澳大橋去年10月發生斷橋事故,造成6名船員死亡、13人受傷。政府運安會經過1年調查,今天發布事故調查報告指出,橋上的鋼絞線因為防水設施劣化,導致積水生鏽侵蝕,再加上檢測不完善,都是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專任委員 葉名山:「端錨跟鋼絞線長時間,處在有一個鹽分的積水環境當中,就產生了嚴重的鏽蝕,造成10號、11、12、13端錨的鋼絞線,就鏽斷了。」

宜蘭縣南方澳大橋去年10月1日上午9時30分無預警斷裂,造成6死13傷,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25日公布最終調查報告,指出是因為吊索的防水設施劣化,加上積水處沒有設計排水機制,事故發生前,吊索有效殘餘截面積,只大約剩下22到27%。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主任調查官 王興中:「從設計人員的角度來講,他如果沒有設計排水,我們並不去苛責說,當時設計為什麼沒有設計排水,因為如果其它的防水機制並沒有劣化的話,水是不會進到那個地方。」

王興中表示,這個鏽斷的部分,檢測人員必須進入隱蔽處才會發現,但過去的公路橋樑檢測規範,並未要求檢測人員一定要進去檢查,南方澳大橋在98年曾有檢測人員進入檢查,當時並未發現鏽蝕,而之後的幾次檢測,都沒有人員進入查看,也就沒發現鏽蝕問題。

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主任調查官 王興中:「防水膠條劣化,就是我們平常看有說像矽膠,矽利康這種防水的那個膠條,那那個膠條如果劣化的話,就是如果我沒有定期檢測的話,那個地方應該是可以看的出來的,那個劣化狀況。」

運安會說,南方澳大橋是雙叉單拱式的特殊性橋梁,應定期執行特殊性橋梁檢測,但在事故發生前,台灣的橋梁屬性定位以及主管機關相關規定不完整,行政院在今年七月已發布新的要點,明確規範未來所有橋梁的檢測項目。

新唐人亞太電視 曾奕豪 黃庭鋒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