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氏症並非老年人專屬!初次發病可能僅40歲

「帕金森氏症並非老年人疾病」北醫附醫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說,就曾收治1名30多歲的帕金森氏症患者,在這類年輕型患者中,有4分之1至3分之1與帕金森氏症相關致病基因有關。(Pixabay)

文:陳如頤(NOW健康) 

為提升民眾對「帕金森氏症」的重視,每年的4月11日訂為世界帕金森日(World Parkinson's Day)。北醫附醫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指出,帕金森氏症是第2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僅次於失智症,好發年齡為50至60歲,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65歲以上者盛行率約1%,年過80,則比率提高至2%至4%。


不僅止於手抖 撲克臉也可能是帕金森氏症早期症狀


原本笑臉迎人、和藹可親,如果表情逐漸變得僵硬,常不自覺地擺出臭臉、撲克臉,小心這可能就是早期帕金森氏症的症狀。葉篤學提醒,帕金森氏症表現不僅止於手抖、肢體遲緩,容易跌倒,表情變化也是重要觀察指標。


葉篤學說明,帕金森氏症初期,以行動舉止異常為主,當處於靜止狀態時,單邊手部不自覺顫抖、肢體僵硬、動作遲緩。此外,臉部表情僵硬,不再笑口常開,有如撲克臉,少部分病有走路時,習慣單手橫放於胸前,宛如拿破崙。


帕金森氏症並非老年人疾病 年輕型患者與致病基因有關


「帕金森氏症並非老年人疾病」葉篤學說,就曾收治1名30多歲的帕金森氏症患者,在這類年輕型患者中,有4分之1至3分之1與帕金森氏症相關致病基因有關。


葉篤學提到1名患者張先生,他初次發病時年僅40歲,當時手部顫抖、走路拖行、動作緩慢,以為是脊椎病變壓迫神經所致,不料,檢查後確診為帕金森氏症,需持續服用藥物,延緩病情惡化。


這一用藥就是10幾年,今年50餘歲的他病情明顯變差,走路不穩,容易踢撞,常常跌倒,連工作也受到影響,所幸完成深部腦刺激手術後,步態平穩許多,還想挑戰路跑活動。


深部腦刺激手術 可重整運動迴路


北醫兒童神經外科主任陳淑美表示,早期帕金森氏症患者藥物治療效果不錯,仍可維持正常生活與工作能力,但幾年後,有些病友出現藥物併發症,藥效衰退,出現奇特開關現象,例如,走在馬路上,突然定住,有如木頭人,必須考慮深部腦刺激手術。


陳淑美說,深部腦刺激手術是在病人腦部植入微電極,持續釋放高頻,刺激深層腦核,藉由重整運動迴路,改善手抖、四肢僵硬、缺乏臉部表情等症狀。


並非所有帕金森氏症的病人均適合接受這類外科手術,陳淑美說,適用對象為發病7至12年後,出現藥效衰退,引發開關現象和異動症,才會評估是否需要施以外科手術。


早期正確診斷、用藥 多數患者能改善症狀維持生活品質


日前國許多大型醫院均有能力執行深部腦刺激手術,而健保署則於2015年納入部分給付電池刺激器,2019年起給付全套器材含植入電極與電池刺激器,大幅降低病友負擔。


葉篤學強調,只要早期正確診斷、用藥,配合運動,並樂觀面對疾病,多數帕金森氏症患者在病發10至20年內,均能改善症狀,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