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波疫情是否能得到控制 陳建仁提出2大重要觀察指標
![](http://www.ntdtv.com.tw/public/uploads/assets/2021/06/11/2021-06-11-60c3715960e38-780x437-380213.jpg)
前副總統陳建仁強調,8月底1000萬人接種疫苗,就可以稍微放鬆心情,國產疫苗技術副作用較低。(圖/截取自陳建仁臉書)
文:陳敬哲(NOW健康)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前副總統、公衛專家陳建仁在臉書貼文,要在6月14日端午節前壓制疫情相當困難,未來如果單日新增病例數降至100以下,且8月底能有1,000萬人接種疫苗,那時就可以稍微放鬆心情。
陳建仁5日在臉書提到,疫苗研發製造完成後,就要進入動物實驗,觀察接種疫苗的動物是否會產生很好的免疫力 (中和抗體效價),在感染病毒後能否保護動物的健康,還要觀察會產生什麼不良反應。
動物試驗合格後,才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以少數志願者 (通常是數10人)來確定疫苗是否會激發人體的免疫反應,並決定何種劑量最為安全有效。
臨床1期通過後,進入第2期臨床試驗,以更多志願者 (通常是數百人)來確定最大保護作用的疫苗接種劑量,和最佳接種頻率。臨床2期通過後,進入第3期臨床試驗,以數千名多樣族群的志願者,來評估疫苗在一般人群中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安全性就是要收集受試者是否有不良反應,有效性就是要評估疫苗能否產生足夠的中和抗體效價,來保護接種者不得到感染,發生疾病、重症或死亡。
因為中共肺炎大流行,考慮在2期臨床試驗以後,如果有夠高的中和抗體效價,又有很低的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率,就會給予緊急使用授權,提前實施接種計畫。
目前上市的中共肺炎疫苗,都是在2期臨床試驗通過,還在進行3期臨床試驗的時候,就得到緊急使用授權,這是為了爭取時效的緊急保護民眾健康措施。
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參酌歐美各國的先進政策,也採取同樣的原則來管理國產疫苗,嚴格審查3家疫苗廠提出來的研發試驗計畫。
陳建仁接受網路媒體專訪時,分析國產疫苗的優劣,他表示,2款國產疫苗為蛋白質疫苗,因為需要產生足量的純化蛋白質次單元,因此,研發時間較長,但蛋白質疫苗副作用較低,也較腺病毒(AZ疫苗)、mRNA疫苗(莫德納疫苗)來得低。
至於國產蛋白質疫苗的療效及安全性,陳建仁則無多做評論。在疫情預估上,陳建仁表示,如果新增染疫數能降至2、3百人,再降至1百多人,甚至只有2位數,這就是疫情受控的第1個指標。另1項指標為8月底前達成超過1,000萬人接種至少1劑疫苗。
相關新聞
-
中國大陸父母控上千孩子打COVID-19疫苗 罹患糖尿病
2022-07-06 16:59:12中國國產COVID-19疫苗再被控引發嚴重副作用。中國逾千孩子的父母4日發出公開信,控訴孩子接種科興生物、北京生物等滅活疫苗後罹患第1型糖尿病,孩子要終身注射胰島素,身心備受折磨。
-
國衛院新卸任院長交接 司徒惠康接第七任院長
2022-12-06 22:41:39國家衛生研究院週一(5日)下午,在苗栗竹南院區,舉辦第七任院長司徒惠康院士就職典禮,前副總統陳建仁、曾任國衛院董事長的陳時中等貴賓都來觀禮祝賀。
-
國際疫苗專家:大多數人不需疫苗加強劑
2021-09-14 14:02:36全球疫情持續,以色列已開打第三劑疫苗,國際疫苗專家小組指出,沒有證據表明,普通人群需要COVID-19疫苗的加強針。
-
中共頻繁核酸檢測 民眾質疑官商勾結斂財
2021-12-14 22:25:48有大陸網友曝光,在沒有封城的低風險區,也被要求做全民核酸檢測,甚至攔路檢查。民眾質疑這可能是官商勾結進行斂財。
-
門診胸痛患者暴增 醫師:9成年輕人.接種BNT
2021-12-30 22:28:40歡迎回來。台灣校園BNT第二劑12月全面施打,第二劑副作用更強烈,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就說,最近來門診看胸痛的患者暴增,半個月就有100多人,但並不是以往天冷時中高齡族群求診,高達90%都是打BNT的患者,還有20%~30%的患者心電圖異常。蘇一峰強調,並不是BNT不好,而是台灣年輕人大多打的是BNT。
-
BNT疫苗心肌炎疑慮 陳時中:青少年第2劑暫緩施打
2021-11-10 14:10:28青少年打BNT疫苗可能出現罕見心肌炎副作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10日)說,專家決定12歲至17歲青少年第2劑疫苗暫緩施打,將再觀察2週,並檢視先前心肌炎個案。
-
拜登召開全球COVID-19峰會 前副總統陳建仁應邀出席
2021-09-23 13:20:32全球COVID-19峰會在美東時間22日線上舉行,由美國總統拜登主持開場。外交部今天表示,前副總統陳建仁也受美方邀請出席峰會。陳建仁強調,台灣會在國內疫苗供給充足後,分享疫苗給有需要的國家。
-
中醫緩解疫苗副作用不適 切勿自行抓藥或尋求不明偏方
2021-10-07 14:05:58適逢疫情,中醫門診陸續有民眾因擔心疫苗注射後的不適而前來詢問。常見的流感疫苗副作用,除了局部注射部位紅腫疼痛,還有畏寒、發燒、疲倦、頭痛、肌肉酸痛等似感冒症狀,也可能出現皮膚的過敏反應,例如:搔癢、紅疹等,或者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表現。
-
陳建仁將對北美視訊演說 分享台灣防疫成功模式
2021-11-02 09:54:15受全美台灣同鄉會邀請,前副總統陳建仁將於5日以視訊方式向北美地區民眾,說明台灣防疫成功模式與疫苗接種現況。
-
混打4劑AZ+BNT後仍確診 台打疫苗死亡通報人數破千
2021-11-02 21:57:42台灣今天(2日)延續本土加零,不過境外移入中,出現台灣首例混打共四劑疫苗後,發現突破性感染,指揮中心羅一鈞表示,台灣先前也有出現過,施打四劑疫苗後突破性感染個案。而指揮中心今天也公布,台灣青少年施打BNT後,心肌炎通報率。另外接種疫苗後死亡的通報人數也突破1千人。
-
研究指天然抗體比BNT疫苗更強 專家:疫苗非打越多越好
2021-09-10 13:06:44多國追求疫苗接種率的同時,疫苗免疫突破的情況也受到討論;上個月,以色列研究團隊發布的一篇研究顯示,接受2劑輝瑞疫苗的民眾,感染Delta病毒的風險,要比曾確診Covid-19並康復的人高出13倍,受到關注。有醫學博士表示,證據表明,在一定時間範圍內,感染病毒獲得的免疫力的保護作用,比打疫苗還高6到20倍,他說,疫苗不是打越多劑越好。
-
2022年出國要隔離嗎?各國入境規定大不同
2022-01-14 22:00:19隨著全球疫苗覆蓋率的提升,各國入境政策也隨之調整,歐美國家主推完整接種疫苗後,入境不用隔離,亞洲多國則在入境管制上相對嚴格。美國達美航空表示,預期今年旅遊需求將反彈,3月以後有望轉虧為盈。
-
打疫苗中國孩子得白血病 家長:維權無門
2022-03-11 13:08:43鏡頭轉到中國大陸,一份中共衛健委的內部文件顯示,大量民眾在接種疫苗後罹患白血病。中共極力掩蓋,受害者上訪無門。來聽聽一些受害者家屬怎麼說。
-
同濟研究:中國疫苗改變基因表達 降低免疫力
2021-11-11 22:11:17中國疫苗有效性受到質疑,近日,浙江有一名網友,在接種兩劑科興疫苗後三個月,發現自己的抗體呈現陰性,對此,中共衛健委會表示,「新冠疫苗沒必要開展抗體檢測」。另外,中國的同濟大學醫學團隊在英文期刊發表一篇論文,稱健康人接種了中國的新冠滅活疫苗後,全身會出現一系列病理變化,而身體的免疫力反而下降了。
-
高端疫苗技轉授權WHO 生產研發基地首曝光!
2023-09-18 20:03:54台灣的國產疫苗研發實力受到國際肯定。高端COVID-19疫苗技轉授權給世界衛生組織(WHO),創下全球首例。研發十年的腸病毒71型疫苗,也已經上市。這些疫苗的生產研發基地,就在高端疫苗的新竹竹北廠區。首次對外曝光,帶您了解。
-
哈佛研究報告:重新審視依賴疫苗
2021-10-13 22:37:21近日,《歐洲傳染病學期刊》一篇研究顯示,武漢肺炎疫情的緩解與否,與疫苗接種率沒有直接相關,來自哈佛大學及加拿大的學者,在文中呼籲,僅僅依靠疫苗來緩解疫情的策略,需要被重新審視。另外,疫苗引起的副作用也受到關注,北歐國家多個國家,相繼宣布暫停對30歲以下的年輕人,接種莫德納疫苗。
-
疫苗不良反應通報再添4死!陳時中擬設整合門診
2021-10-29 22:13:44台灣指揮中心公布疫苗接種情況,第一劑覆蓋率已達70%,第二劑也有30%,不過同時也新增116件不良反應通報、和4例接種疫苗後死亡通報。為了更好的通報和追蹤病情,衛福部擬設立整合門診,目前正在呈報計畫。
-
24場所員工「強制接種」2劑?陳時中:可檢測代替
2021-12-06 14:01:41新聞開始先來關心,衛福部宣布,明年1月1號開始,包括高中職以下學校、游泳池、長照機構等24類場所的工作人,都需要完整接種2劑疫苗,且滿14天才能上工,對此,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對媒體表示,這不能說是強制,而是要求,如果無法打疫苗,就必須用檢測代替。
-
美國前國務卿鮑爾染疫身亡 已接種2劑疫苗
2021-10-19 08:49:21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全球疫情持續,10月18日,84歲的前美國國務卿鮑爾,染疫因併發症去世。之前,鮑爾已接種了兩劑疫苗。
-
接種史上最高救濟金額 北市女打AZ後死亡獲600萬
2022-03-29 23:45:32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公布最新結果,台北市50多歲女性接種AZ疫苗後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死亡,獲法定最高救濟上限新台幣600萬,也是台灣疫苗接種史上最高救濟金額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