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神經受體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與台灣有淵源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0 月 04 日訊】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由美國學者朱里雅斯和帕塔普蒂安共同獲獎,兩名學者與台灣頗有淵源,朱里雅斯曾與台灣學者共事,還被視為競爭對手,而帕塔普蒂安的妻子是台灣人。
諾貝爾委員會今天宣布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朱里雅斯(David Julius)和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共同獲獎,因為他們發現對痛覺與觸覺的受體。評審表示,今年醫學獎得主的重大發現,是了解冷、熱以及力量如何啟動神經脈衝,以及如何感知並適應這個世界。
「期待很久了。」過去曾與兩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有數面之緣的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陳志成,對於兩人獲獎相當興奮。
陳志成說,兩人對科學界最重要的貢獻,朱里雅斯率先發現辣椒素受體(TRPV1),也開啟後續一系列感覺受體對應分子研究,包含薄荷、芥末、肉桂等,甚至紅外線運用於感熱,也與這些研究有關。
帕塔普蒂安則是發現皮膚的機械力受體(Piezo),類似壓電感測器的概念,更加瞭解身體的力學感測系統。
陽明交大生科院院長暨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連正章說,兩人的感覺觸覺研究,讓大家發現神經系統不只單純與感覺神經相關,而是可以被特定的化學物質活化,對生命科學也影響廣泛。
陳志成透露,兩名學者其實與台灣頗有淵源,已故中研院分生所副研究員莊懷祜曾在朱里雅斯的實驗室做事,與朱里雅斯亦師亦友。陳志成笑稱,朱里雅斯過去常笑稱莊懷祜是與他唱反調的人,若莊懷祜成功說服了朱里雅斯,就是真理,顯見兩人在科學上的嚴謹辯證。
陳志成也說,過去他在英國攻讀學位時,他的指導教授也在尋找辣椒素受體,朱里雅斯可說是競爭對手,後來是朱里雅斯成功找到,他笑稱當時「很扼腕」,但他也因此轉向研究痠痛感覺的離子通道研究。他還透露,帕塔普蒂安的妻子是台灣人,是在國外的第二代台灣移民。
此外,高醫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譚俊祥也投入離子通道研究,並找到一個人體感覺溫熱的離子通道。譚俊祥表示,他的指導教授過去也曾研究熱如何被感受,但朱里雅斯的團隊更勝一籌,運用會有熱感的辣椒素來實驗,進而找到辣椒素受體。
至於諾貝爾醫學獎研究的未來應用,連正章說,最常被生物醫學專家提出的就是慢性及急性疼痛,離子通道是研究疼痛最重要的主題,藥物阻絕疼痛就是抑制最末端的離子通道,而離子通道研究最大貢獻是止痛。
連正章說,阻絕疼痛對於藥廠而言,非常具有市場潛力,若能更加理解離子通道,就有望找出具專一性小分子藥物,可抑制各種離子通道,藉此治療不同疼痛,這樣的研究非常具有商機,現階段已有實驗室朝這方面研究。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菅義偉卸任 日相任內強調台海安全、5度贈台疫苗|寰宇掃描
2021-10-04 21:26:27日本前首相菅義偉4日上午率內閣總辭,正式卸下首相職務交棒岸田文雄。他從去年9月16日上任以來,共執政384天,這一年多來,多次在重要國際場合強調台海和平重要性、在聯大為台發聲,並5度援台疫苗逾390萬劑。他「令和大叔」形象深植人心,「無派閥」、「非世襲」的身分也創下日本執政黨自民黨首例。
-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是台灣女婿 研究有助治療人類疼痛
2021-10-05 12:28:21歡迎回來,諾貝爾生物醫學獎週一揭曉,美國加州學者朱利亞斯和帕塔普蒂安以人體對溫度與觸覺的感知相關研究,有助於治療慢性疼痛而獲獎,對於止痛藥開發具有重大貢獻。兩人其實與台灣頗有淵源,尤其帕塔普蒂安是台灣女婿,
-
揭細胞用氧之謎 諾貝爾獎生理醫學獎公佈
2019-10-08 12:53:352019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週一(10月7號)在瑞典揭曉。由美國和英國的三位學者獲獎。
-
諾貝爾醫學獎 由3位美國學者合得
2017-10-02 20:16:27再來看到,2017年諾貝爾獎今天揭開序幕,醫學獎得主率先揭曉,由美國3名學者:霍爾、羅斯巴希和楊恩獲得殊榮,表揚他們發現了控制生理時鐘的分子機制。明後兩天,將分別公布物理學獎,以及化學獎得主。
-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是台灣女婿 研究有助治療疼痛
2021-10-05 13:12:43諾貝爾生物醫學獎週一揭曉,美國加州學者朱利亞斯和帕塔普蒂安以人體對溫度與觸覺的感知相關研究,有助於治療慢性疼痛而獲獎,對於止痛藥開發具有重大貢獻。兩人其實與台灣頗有淵源,尤其帕塔普蒂安是台灣女婿。
-
諾貝爾醫學獎揭曉 和平獎川普獲提名
2018-10-02 12:59:15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昨天揭曉,由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的本庶佑獲得;週五,和平獎也將揭曉,美國總統川普因為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而被提名。
-
諾貝爾醫學獎揭曉 三名美國科學家獲獎
2017-10-03 12:49:522017年諾貝爾獎陸續揭曉,週一首先公布了生理或醫學獎。三名美國科學家,因為研究生理時鐘機制而獲獎。
-
美研究:輝瑞&BNT接種6個月後抗體幾消失殆盡
2021-10-05 16:31:22美國最新研究顯示,許多接種輝瑞&BNT(Pfizer/BioNTech)疫苗的民眾,在打完第2劑的6個月後,體內就不再擁有可以立刻對抗新冠變種病毒的中和抗體。
-
恆大香港無預警停牌原因曝光 72億債務炸彈將引爆
2021-10-04 21:45:04在港股上市的「中國恆大」,以及「恆大物業」,周一無預警宣布停牌,引發市場震撼,市場傳出,可能與股權收購案有關。不過恆大這個星期,至少得面對2.6億美元,相當於72億新台幣的還款壓力,旗下債券價格崩跌,反映投資人預料可能出現重大違約風險。
-
3天近百共機擾 美抨擊:停止脅迫台灣
2021-10-04 11:30:00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中共3天派近百架共機擾台,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3日主動發聲明關切,他重話抨擊強調:「中共行徑破壞穩定,導致可能誤算的風險,也削弱區域和平與穩定。美方敦促中共停止在軍事、外交與經濟上對台灣施壓及脅迫。」普萊斯強調,美方會持續協助台灣維持足夠自我防衛能力,履行對台承諾。他說「我們會持續與朋友盟友站在一起,推進我們共同繁榮、安全與價值,並深化與民主台灣的關係」。根據國防部統計,10月1日至3日分別有38架、39架及16架共機侵擾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ADIZ),短短3日就有93架共機擾台。
-
「清冠一號」對Delta有效!針對重症開發清冠二號
2021-10-04 21:27:15台灣之光「清冠一號」在歐美熱銷,也被證實對付Delta變異株效果特別好,現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即將推出,適合重症患者的「清冠二號」,所方針對染疫患者肺部纖維化以及慢性感染的患者,幫清冠一號增減藥方,已經在動物實驗過程,初步證實有效。
-
2010諾貝爾獎斯德哥爾摩頒獎典禮
2010-12-10 22:54:3112月10日瑞典當地時間下午4點半, 2010年諾貝爾物理獎、化學獎、醫學獎、文學獎和經濟學獎五個獎項的頒獎儀式在瑞典首都的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向獲獎者頒發了諾貝爾獎證書、金質獎章和獎金。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頒獎的盛況和得獎人的感受。
-
第5批BNT到貨 台灣出現首例接種BNT後通報死亡
2021-10-04 21:22:24來看到,BNT疫苗陸續到貨,台灣持續擴大施打對象。今天(4日)上午第五批的27萬劑BNT疫苗到貨。不過,國內是也出現了第一位接種BNT疫苗後通報死亡的個案,死因由檢察官和法醫研判中。
-
西雅圖演出連場爆滿 微軟總監:神韻帶給人希望
2021-10-04 21:27:23來看到神韻藝術團,巡迴演出的消息,10月2日晚間,美國神韻環球藝術團,在西雅圖馬里恩奧利弗麥考劇院,的兩場演出連續爆滿。觀眾表示,演出中呈現的華夏正統文明讓他們感受到希望。
-
台灣首位!翁啟惠獲威爾許化學獎 外界看好諾貝爾獎
2021-09-09 08:41:31台灣科學家成就再次受矚目,威爾許基金會官網在美東時間9月8日公布2021年威爾許化學獎得主,前中研院院長、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會長翁啟惠獲獎,成為台灣第一人。官網指出,翁啟惠是一位有影響力的領導者,他在合成化學和化學生物學領域完成了無數造福人類的發現。官網還詳列他在台灣、美國、日本、歐洲的學術地位與成就。翁啟惠是世界第一位成功以酵素技術大量合成複雜多醣物的科學家,目前這也被業界用來開發治療心臟病、中風及各種發炎疾病的新藥,近來翁啟惠與中研院研究員馬徹團隊也找到超級單株抗體「m31A7」,對抗Covid-
-
2010年諾貝爾獎謎底揭開
2010-10-10 10:02:44每年10月的一個星期,全球的媒體都聚集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焦急地等待當年諾貝爾獎項的揭曉,今年的諾貝爾周從10月4日開始,醫學,物理,化學和文學獎已在斯德哥爾摩揭曉,和平獎於週五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公布。請看本臺記者從斯德哥爾摩發來的綜合報導。
-
“試管嬰兒之父“獲年度諾貝爾醫學獎
2010-10-04 22:56:49英國生理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獲2010年諾貝爾醫學獎
-
美議員證實駐美代表處正名有望 外交部感謝支持
2021-10-04 21:21:46再來看到,美國眾議院「台灣連線」共同主席夏波,推動我國駐美代表處正名多年,他近日受訪時證實,有望推動駐美代表處正名台灣。對此,中華民國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今(4日)表示沒有進一步評論,但將與美方保持密切溝通,一步一腳印,穩健強化台美雙方在各領域合作夥伴關係。外交部感謝美國國會友人對台灣的堅定支持。
-
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2010-10-05 18:50:26201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出爐
-
龍潭湖輕艇獨木舟體驗 大小朋友融入大自然
2021-10-04 22:11:50來看到秋天的湖光山色,宜蘭縣府上週六(10/2)在礁溪龍潭湖,舉辦節能減碳宣導活動,現場請來吳沙國中輕艇選手及教練,教導民眾體驗獨木舟,雖然頂著大太陽,大小朋友仍奮力地往前划,一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