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外骨骼」問世 可大幅提升官兵戰場效率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0 月 26 日訊】軍方從去年開始,展開「軍用外骨骼」系統研發,歷經兩年時間,「下肢型動力外骨骼」出爐,軍方強調官兵只要穿上外骨骼,可增加肌耐力,並大幅降低膝關節負擔,非常適合要長途跋涉的步兵,另外他們也正在研發荷重型外骨骼,最多可負擔100公斤,有效提升戰場效率。

左右手舉起各10公斤的槓片,深蹲30秒不是問題,改成弓箭步也是非常容易,會這麼輕鬆,是因為穿上中科院研發製造的「軍用外骨骼」。

軍方測試人員 劉冠廷:「在我們做蹲到站的動作的時候,就是蹲下去的時候它會幫你撐住,就是感覺坐在椅子上這樣子。那站起來時候它偵測你動作的時候,它就會幫你往上推,所以就是說你可以舉起更重的物品。」

中科院自去年開始,展開為期4年的軍用外骨骼計劃,要提升官兵戰場效率,並減輕體力負擔。經過兩年時間,提升肌耐力、可減輕膝關節兩倍負擔的的下肢型動力外骨骼,順利問世。

軍方測試人員 劉冠廷:「其實我現在把大部分國軍的裝備都穿上去了,它其實可以互相去整合的,在這方面我們也有去做一些研究,和一些裝備的整合性其實都是夠的。」

中科院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副研究員 羅民芳:「電池的設計必須兼顧續航力,然後我們也兼顧安全性,所以有一些防延燒的設計。另外為了兼顧續航力能夠持久,所以我們有採用熱插拔的設計,所以在沒電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抽換,不用關機。」

強調不論穿脫還是續航力,都有一定水準,而且不只下肢型外骨骼,中科院也正在研發「軍用荷重型下肢動力外骨骼」,屆時若研發成功,最多可負重100公斤。

中科院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計畫主持人 任國光:「迫擊砲的官兵,他們在搬迫擊砲的底盤非常重,怎麼樣能夠減輕單兵搬運的負荷,或者是砲彈的搬運,105榴彈砲過去可能是2個人到4個人搬運,那這個搬運是不是有辦法透過外骨骼,來協助他們減輕來搬運的負荷。」

因應戰場生態改變,軍方持續軍武國造,希望提升官兵在戰場的存活率。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