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銀共生基地試營運 再創中高齡就業市場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1 月 10 日訊】歡迎回來。雲林縣65歲以上的長者,占全縣總人口數19.1%,老化指數全國排名第二名。為了要讓中高齡者做好退休準備,雲林縣政府活化斗南舊台汽車站,並與國立中正大學合作,打造青銀共生基地。

    造型極具巧思的仕女偶,想不到是利用農業廢棄物的玉米葉所創作的,還有低醣烘焙的西點以及各式色彩繽紛的食品,給人視覺、味蕾多層享受,這是青銀共生基地所舉辦的,樂齡食農講師第六期結業典禮的成果展。

    樂齡食農講師 張婉玉:「希望藉著這個樂農師,他們有他們的一些專業的引導,然後我也能夠增加我的一些曝光度。」

    樂齡食農講師 李昌儒:「這個可以把我想要的理念可以傳達給其他人,然後我也看到一群與我有共同理念的人,一同在這裡參加樂農師的培訓。」

    國立中正大學研發長 黃士銘:「樂農師的這個工作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意義,他可以創造我們在農業大縣裡面很多的就業機會,跟經濟產值。」

    雲林縣政府預見高齡社會的需求,成立青銀共生基地,委託國立中正大學進駐經營管理,是全國第一個退休準備基地。

    國立中正大學教授 李雅慧:「營運的主軸包括第一個就是為中高齡者來做退休準備,如果你超過40歲、45歲都歡迎你過來,可以為你退休之後的生活來做規劃。」

    雲林縣長 張麗善:「希望我們長輩透過這個基地,能夠吃到非常營養健康的這個食材,也能夠尋找到自己的興趣,也能夠創造他們的第二春的一個就業機會。」

    青銀共生基地是活化閒置的斗南台汽車站來使用,基地營運長張佑在指出,利用雲林農業大縣的特質,從友善食品出發,未來希望基地可以成為農產食品的交貨集散地,同時帶動斗南生活商圈的發展。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祐銘 陳逸文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