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納將設台灣子公司 立委樂觀其成盼打造護國神山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2 月 16 日訊】美國生技大廠莫德納擴大亞洲布局,今天(16日)宣布,在台灣設立子公司計畫。外界預估,台灣政府可能透過國發基金投資新公司,與莫德納洽談mRNA平台技術移轉代工。對此,國會議員樂觀其成,認為新版的生技條例提供租稅獎勵,加上國發基金投資,盼循此模式,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產業。
美國生技大廠莫德納週三(16日)宣布,在台灣設立子公司計畫。同時將在香港、新加玻、馬來西亞設立據點。目前,莫德納在日本、南韓及澳洲都有辦公室。這次擴大布局亞洲,執行長班塞爾(Stéphane Bancel)表示「台灣2020年與莫德納簽訂首批COVID-19疫苗供應協議,期待後續有更多的合作機會,能為台灣民眾提供更多mRNA技術的健康照護方案。」
莫德納執行長 Stéphane Bancel:「我們佈局亞洲是因為這個區域很重要,還有就是,病毒不會從此就消失。這兩年來已經看到這個現象,病毒可能就像流行性感冒病毒一樣,將會一直存在 ,所以我們必須學習與之共處。」
自疫情爆發以來,莫德納疫苗獲得70多個主管機關核准,從一家新創公司,躍升為與百年藥廠輝瑞抗衡的疫苗大廠。在全球12個國家設有辦公室,其中10個為子公司。疫苗代工方面,包括歐洲及北美,去年也與韓國三星簽約。隨著莫德納來台設子公司,疫苗代工話題,再度浮出檯面。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 陳時中:「我們當然是歡迎,如果在這裡設分公司,當然對很多第一個,代表他們有想在台灣,發展,至於發展的角度跟方向,整體我們現在還不清楚。」
不過,有消息指出,可能由政府規劃主導成立新公司,國發基金投資,招募民間生技廠商入股。以新版生技條例委託代工(CDMO)租稅優惠條款,與莫德納洽談mRNA平台技術移轉,代工生產COVID-19疫苗、感染性疾病及癌症等罕病新藥。對此,立委樂觀其成,盼循此模式,打造另一座護國神山。
莫德納執行長 Stéphane Bancel:「現在我們已經開始針對,Omicron病毒株的次世代mRNA疫苗臨床研究。」
2021年,莫德納與台灣簽訂500 萬劑供應協議後,莫德納也承諾,在2022年開始提供2000萬劑COVID-19疫苗,以及次世代追加劑型(booster vaccine candidate),並在2023年再提供1500萬劑。另外,光是去年莫德納COVID-19疫苗全球運送量達8.07億劑,今年預料在全球交付價值185億美元的訂單。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鈺唐 李晶晶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知情人:中共隱瞞疫情 要求銷毀所有新冠資料
2024-03-01 21:21:23中國新年後,各地疫情持續升溫,中共一貫隱瞞疫情真相。 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共已要求全國的醫療系統,銷毀所有的中共病毒Covid-19新冠相關資料。
-
中國「甲流」引爆心肌炎 症狀似新冠 死亡率超高
2023-03-17 21:11:04在這場當局宣稱的所謂「甲流」浪潮下,不少患者出現心肌炎症狀,民眾懷疑,這些症狀,和新冠類似,可能還是新冠病毒導致的。
-
中共寧見疫情失控 拒絕美國、德國援助疫苗
2022-12-22 20:37:31中國近期疫情爆發嚴重,美國和德國政府紛紛對此表態,願意提供疫苗來協助控制疫情,然而中共寧願看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也不願意接受兩國的提議。
-
北上廣現染疫潮醫院病患爆增 官方罕見警告
2023-04-29 20:34:26中國長假在即,中共突然警告民眾,有染疫風險,引發各界擔憂,認為中共很可能再一次為保經濟而掩蓋疫情,從而導致長假出遊的人們,將病毒散播到全國各地。
-
中國入境台灣陽性率約兩成 尚不對中開放觀光
2023-01-09 21:52:51新聞一開始,先來關心,中國1月8日邊境解封,中國旅客來台入境,也進入高峰期,但目前中國疫情還處於爆發期,每天染疫死亡的人不計其數,台灣針對中國入境的旅客,加強監測,除了維持不開放中國觀光客,從中國入境台灣也需要唾液PCR。目前統計第一個禮拜,從中國入境旅客,平均陽性率約兩成。
-
中國偷偷強推第4針?!拒絕者禁出門甚至收押
2023-04-04 20:20:57近日,中共御用專家鐘南山的一番話,令人擔憂,疫情再度爆發,不是空穴來風。還有民眾透露,山東正在偷偷強推第4針疫苗,如果拒絕,被禁止出門,甚至「收押」。
-
日本對中國入境旅客全面篩檢 韓印義也祭管制
2022-12-28 11:10:23在中國疫情竄升之際,中共當局宣布放寬邊境,昨天(27日),日本首相岸田宣布,針對中國赴日及7天內去過中國的所有人,加強入境檢測,陽性必須隔離7天,同時還要限制中國航班班次,其他包括南韓、印度、義大利也都宣布加強對中國旅客檢疫。
-
衛星圖像:中國殯儀館前車流量創10年新高
2023-01-09 13:09:27下面來看一組中國新聞簡訊:
-
郭台銘要求買BNT 薛瑞元:說詞跟上海復星很像
2022-12-22 11:33:30再來看到,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最近頻頻發聲,透露去年採購BNT疫苗過程困難,還呼籲政府採購BNT次世代疫苗。引發指揮中心和衛福部的口水戰。今天,郭台銘不滿衛福部長薛瑞元稱他是BNT銷售員,再度發文反擊。另外,指揮中心前一天說,因為疫苗合約彈性問題,所以只採購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上海復星晚間隨即發聲明,說未來疫苗訂單,都可以換成次世代。
-
陸委會指中疫情不透明 王必勝憂未知病毒
2022-12-26 12:59:08中國疫情延燒,今天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邀相關部會官員針對「小三通及過年返鄉運輸辦理情形」做報告,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指出,中國大陸疫情起伏,難以掌控,近期中共不僅不公布數據,醫院人滿為患、藥物遭搶購,火葬場也24小時不停運轉,考量疫情,應該循序漸進開放。此外,在大規模的疫情爆發下,防疫指揮官王必勝也擔心有未知的病毒。
-
中共解封各國緊繃 日本宣布自中國入境須篩檢
2022-12-27 22:46:36中共當局持續放寬對中國疫情限制的同時,其他國家卻是個個繃緊神經,開始升級邊境管制措施,深怕中國的疫情擴散到國內。日本和印度政府已經宣布,所有從中國入境的人員都必須進行檢測。專家也警告,中國可能會再產生新的變種病毒。
-
防疫措施鬆綁!確診朝0+n免隔離 輕症擬免通報
2023-02-13 21:21:34新聞首先來關心,防疫鬆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王必勝,今天(1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指揮中心現階段三大工作重點,包括加強次世代疫苗接種、調整輕症隔離方式,與修正確診者通報定義。繼口罩鬆綁後,下階段將放寬輕症者免隔離,從5+n調整為0+n。
-
中港將通關 陸民眾討論赴港打疫苗.港人憂心
2023-01-06 22:26:22就在中國疫情爆發之際,中國及香港也將在週日(8日)恢復通關,每天開放單程6萬人互通,民眾不用打疫苗,不用再做核酸檢測,這要有兩天內的陰性證明就可放行。目前已有28萬人成功預約。此外還有中國網友開始熱烈討論赴香港自費打疫苗,也讓港人擔心醫療資源可能不堪負荷,並為香港帶來另一波疫情。
-
美示警BNT次世代疫苗與中風風險 王必勝回應
2023-01-14 21:22:30歡迎回來。來看到疫情消息,美國FDA與CDC表示,根據監測系統警示,輝瑞次世代雙價疫苗,可能和65歲以上長者中風有關。對此,台灣防疫指揮官王必勝,在臉書發文表示,美國政府發布「BNT次世代雙價疫苗」安全警訊,並表示會進一步釐清相關狀況。台灣目前只有提供「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給民眾接種,並無相關警訊,且國內安全監測都正常,請民眾放心踴躍接種,加強保護力。
-
比利時將驗中國航班污水 專家籲施壓中共交數據
2023-01-03 17:22:03中國將開放邊境,預料1月8日開始,會掀起一波出國潮。不過因為目前大陸疫情升溫,中共資訊不透明,多國已經實施「中國限定」的強化邊境方案。比利時2日跟進馬來西亞宣布,將檢測中國航班的廢水,以追蹤是否有新的病毒變異株。而美國病毒學專家表示,國際社會應記取2020年的教訓,施壓中共,交出這波疫情致命性的關鍵數據。
-
美疫情升.入境台不另檢疫 CDC:美疫情透明
2023-01-12 22:00:43新聞一開始,先來關心,在全球Omicron亞分支XBB.1.5病毒傳播之際,美國政府周三再將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延長到4月份。台灣指揮中心週四也被問到,美國疫情升溫,入境旅客是否比照中國入境班機,進行檢測。對此,指揮官王必勝強調美國疫情資訊透明,台灣針對中國監測,是為了獲得最新資訊,及早偵測是否有新變異株。
-
指揮中心籲民眾今年至少1劑疫苗 3月6日上路
2023-02-24 16:48:50歡迎回來。台灣防疫指揮中心從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幾乎天天開記者會說明疫情,隨著疫情趨緩,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疫情記者會將改為一週一次,而未來開場用的確診個案手板也將正式走入歷史,並宣布,從3月6日到4月30日,實施「疫苗加一,解封安心」的活動,鼓勵今年還沒打疫苗的民眾響應,踴躍接種。
-
中國疫情擴大 德國願運數億劑BNT疫苗北京沒接受
2022-12-22 09:02:28中國疫情擴大,德國緊急運送BNT疫苗供僑民接種,德國總統史坦麥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時表示可立即運數億劑疫苗協助抗疫,不過北京沒有接受。
-
王必勝:中國疫情升溫 面臨5大嚴峻挑戰
2022-12-03 16:04:39台灣COVID-19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防疫重心轉為監測中國疫情發展。指揮官王必勝今天說,中國疫情持續升溫,當地將面對5大挑戰,籲在中國的台灣民眾應儘速接種疫苗。
-
美鄉:中共不應再封城 該用科學方式因應
2022-10-28 18:23:39中央研究院研究員何美鄉今天表示,中國2022年不應該再封城,病毒不會消失,應該用科學方式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