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白內障勿輕忽 定期追蹤刻不容緩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2 月 17 日訊】人類眼睛裡的水晶體構造,出生時為無色透明狀,隨著年紀增長,水晶體中的不可溶性蛋白質不斷形成並堆積造成混濁,引發視力模糊,就稱為「白內障」。眼科醫師叮嚀,白內障如果不治療,恐將引發青光眼,造成永久性的視野缺損與視力傷害,要定期追蹤治療,不可輕忽。

    台南一位48歲女性,4年前被診斷出患有白內障,因工作忙碌遲遲沒有就醫追蹤,偶而發生眼睛脹痛情況,休息後就改善,所以也未加重視。去年(2021年)就醫時已發現併發青光眼,造成永久性的視野缺損與視力傷害。

    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 黃唯祐:「白內障其實它會讓水晶體變得越來越大,眼睛裡面其實空間有限,尤其是亞洲族群,他眼睛空間又特別小,那它只要稍微有點脹大的一個水晶體,它就會引發起前面的水的出口堵住。那水出不去,眼睛的壓力就會一直上升,就會併發成青光眼這樣子。」

    眼科醫師表示,青光眼是不可逆的視野永久損傷,它會把患者眼睛周邊的視野漸漸吃掉,如果一直延誤治療,最終視野可能只剩下眼睛中央一個小洞,就像是「以管窺天」的感覺。這時候就算動手術摘除白內障,失去的視野再也無法恢復。

    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 黃唯祐:「白內障它是一個老化的過程,你沒有辦法去阻止它,就像你歲數到了它就會有白頭髮出現。你如果發現有了白內障,就是定期追蹤,看它成熟的程度,定期地追蹤對於有白內障的患者而言,是一個最好的一個治療的方式。」

    醫師指出,目前治療白內障方式還是以手術為主,藥物效果非常有限。經統計,台灣50歲以上的人約有六成患有白內障,70歲以上更高達九成。當發現自己視力模糊時,應趕快到醫院就診,不要輕忽。

    新唐人亞太電視 史進旺 林沛芸 台灣台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