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熊極地冰封3500年 世界首個完整遺骸出土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03 月 11 日訊】北極圈一個偏遠小島出土了一具仍帶有軟組織的古代棕熊遺骸,初步研判,這隻棕熊歷史可追溯至3500年前,而且軟組織仍保存完好,令科學家們驚喜不已。

    科研團隊判斷,這隻棕熊身長155公分、體重接近78公斤,年齡約2至3歲,推斷死因是脊椎受傷。2020年,一群馴鹿牧民在西伯利亞東部大利亞霍夫島(Bolshoy Lyakhovsky Island)的永久凍土層中意外發現這具遺骸,雖然埋在地下長達3,460年之久,但永久凍土層極度低溫的環境使其非常完好地保留下來。

    科學家們在解剖過程中震驚地發現,不僅棕熊最後吃的食物,包括部分鳥的羽毛和植物依舊可以辨別出來,就連體內的粉紅色組織和黃色脂肪仍清晰可見,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整的古代棕熊標本,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研究也發現 ,棕熊的線粒體DNA與俄羅斯東北部的現代熊沒有區別。不過,科學家們目前還無法判斷這隻熊是如何跨越50公里寬的海峽,從歐亞大陸來到這座荒涼的小島,可能是穿越當時結冰的海面,可能是游過去的,也可能當時小島與陸地是相連的。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明筑 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