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太空里程碑 獵風者本週起運 9月南美洲升空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07 月 11 日訊】台灣太空發展里程碑,國家太空中心表示,台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衛星」,已經正式通過衛星運送前審查,確認衛星狀態、運輸計畫、發射場作業都已準備妥當,預計7月14日在太空中心起運,會從桃園機場送到位於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發射場,並預定在今年9月搭乘火箭升空。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獵風者衛星計畫2014年啟動,歷經8年多的努力,終於走到起運這個重要關卡。獵風者衛星除與國內學研界共同研製任務酬載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執行科學任務,另將進一步驗證我國衛星關鍵元件、酬載儀器、衛星系統、次系統設計製造能力。

    國家太空中心指出,獵風者衛星將在550至650公里的衛星軌道上,接收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發射並經海面反射的訊號,根據該訊號計算出的海面風場資料是目前最缺乏的氣象資料,搭配地面雷達的高解析度沿海風場資料,可應用於颱風路徑、強降雨預測,也可進行海氣交互作用等研究及相關應用,因此獵風者衛星除了是氣象衛星,更是一顆科學衛星。

    根據國家太空中心規劃,獵風者升空後,訊號蒐集範圍將先集中於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低緯度帶,資料也同步提供成功大學及中央大學進行科學研究,持續提升資料準確性。這次PSR也擔任審查委員的氣象局副局長程家平表示,獵風者衛星的任務,將可補充劇烈天氣生成初期海面上的相關數據,對氣象觀測而言是個突破。獵風者穩定運行後,將提供氣象局做為監測資料,進到預報中心當輔助型資料,甚或進入數值運算系統。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沛芸 整理報導/責任編輯:陳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