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新創打造防衛韌性!無人機、低軌衛星扮要角

台美新創打造防衛韌性!無人機、低軌衛星扮要角

【新唐人亞太台 2025 年 03 月 04 日訊】自從俄烏戰爭爆發後,無人機與低軌衛星技術,受到各國重視。在台海緊張局勢下,台灣產官學研與美國新創代表齊聚,探討台灣如何透過新利器,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

 

 

 

 

雷達偵測無人機群,發射電磁波干擾,成功攔截!無人機反制系統,在國防戰略中,扮演關鍵角色。

台灣國防與衛星科技公司執行長 王毓駒:「只有雷達才能夠真正去偵測到各種無人機,只有硬殺才能夠真正有效去處理掉,包括AI、包括光纖FPV的無人機。透過AI的排程,來決定說我們應該用什麼的策略去攻擊,優先攻擊哪一些無人機,逐步去把它用攔殺的手段,先把它干擾下來。」

結合軟體、半導體技術,台灣新創拿下陸軍9.8億元無人機反制系統大單,今年底前將完成建置工作,更搶進全球軍工市場。而近來,台灣海底電纜頻遭中國商船破壞,業者強調。

台灣國防與衛星科技公司執行長 王毓駒:「以無人機的反制系統跟衛星的整合,特別跟衛星通訊的整合是非常重要。」

打造全社會防衛韌性,產業界包括雷神台灣區CEO、政府部門與研發單位齊聚,更邀請曾在NASA服務9年的美國衛星成像公司創辦人,探討低軌衛星的戰略價值,台灣如何攜手國際,強化國安。

美國衛星成像公司創辦人 Robbie Schingler:「我認識太空界大多數參與者,我們很樂意與台灣進行深度合作,使海洋更加透明,當海洋變得更加透明時,在極具戰略意義地區,進行不法活動的機會就會減少,這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完成。看看實際可行的有哪些,然後制定正確的政策與計劃,以便利用地球觀測和AI對台灣和該地區進行有效威懾。」

在俄烏戰爭、台海緊張等國際局勢動盪下,研調機構(SIPRI)顯示,全球國防預算到2030年,預估將突破3兆美元,規模將超越智慧型手機、AI和半導體3大產業總和;如今,台灣正善用半導體優勢,強化資安備戰與國際合作。

新唐人亞太電視 胡宗翰 趙庭譽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