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國王菜 台東在地食材吸睛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1月8日訊】帶您去看台東多道特別的在地料理,原本叫埃及國王菜的「麻芛」,和大武山雨菇一起烹調,有特別的口感;另外,淋上洛神花的軟絲,還有芭樂心葉茶,這些都讓遊客流連忘返。

    剛起鍋的軟絲,金黃色外皮,淋上台東特產洛神花醬汁,看這二位吃的津津有味,筷子都停不下來了。

    遊客:「很新鮮而且有海的味道,而且很純粹,沾這個醬,酸酸的,甜甜的,洛神醬吧,非常特別很獨特,好吃。」

    餐廳主人 張春梅:「因為在台東土生土長,就是利用我們在地食材來做菜,像我們這個洛神花,鮮嫩多汁的感覺很漂亮。」

    最近工研院推廣種植成功的麻芛,原名叫做「埃及國王菜」,和大武山上的雨菇一起烹調,口感百分百。

    餐廳主人 張春梅:「這個工研院,知本這個地方整個地方研究出來,種一大片,有研究報告對人體是相當多的助益。做成麵,細細的,帶點麻油酒香和山豬肉,就提升它的風味。」

    另外,看看遊客來到這裏必點的料理,加了十多種新鮮食材,俗稱「菜尾」,是這家餐廳的開店之寶。

    遊客:

    「但是這道菜是非常道地,屬阿嬤的味道,所以我覺得非常滿意。」

    餐廳主人 張春梅:「這道古早味,新鮮食材二天完成,特製把它熬煮,就成為我們家的一個私房菜。」

    最後配上一杯在地生產的芭樂心葉茶,讓客人充滿幸福感,餐廳主人張春梅採用當地食材幫助在地農民,也幫自己找到留在家鄉的好藉口。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台灣台東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