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地利用 西螺大橋高灘地壘球場啟用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9月22日訊】雲林西螺大橋旁的高灘地,曾經被濫倒建築廢棄物,後來爭取補助500萬元,變身為慢速壘球場,並進行比賽,帶您去看看。

    投球、接球、標準帥氣的壘球服裝,在陽光下顯得搶眼,選手們正在熱身,準備上場比賽。

    第1屆西螺大橋盃慢速壘球邀請賽,共有社會組12隊、公開組6隊競技,這裡原本是西螺高灘地曾被濫倒廢棄物的地方,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兩座超大型壘球場,開場球由西螺鎮長和幾位出身西螺的議員擔任開球員。

    西螺鎮長 蕭澤梧:「我們希望說,能夠在棒壘球運動,能夠多多利用這個球場。」

    雲林縣議員 李明哲:「讓更多愛好運動的朋友,進到西螺來,也喜歡西螺,更重要的是享受比賽跟運動的樂趣。」

    爭取中央補助費500萬元,挖除廢棄物,克難完成5公頃廣的慢壘球場,球場旁的桃花心木原是湖山水庫要移除的樹,如今在濁水溪畔找到新生。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台灣雲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