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表演藝術 「莎戲曲」文化講座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04 月 21 日訊】「莎戲曲」之跨文化演出於臺灣表演藝術界行之有年,跨文化暨跨領域之潮流,早在文化傳播之影響下,登上大雅之堂,並且從模仿、取材就開始了中西方戲劇的交流融合。單就戲劇與戲曲領域而言,不僅僅擁有東方傳統劇場的戲曲展演,也具有西方戲劇的集錦:如當代傳奇劇場及國光劇團之「莎戲曲」,臺灣豫劇團之「豫莎劇」等再再援引西方戲劇經典的莎士比亞或是希臘悲劇、童話經典文本,並配以東方傳統戲曲身體作演出呈現,這方面的演出作品自八○年代始盛行,當代傳奇劇場創團作品《慾望城國》(1986)改編自莎士比亞《馬克白》;《王子復仇記》(1990)改編自莎士比亞《哈姆雷特》;《李爾在此》(2001)改編自莎士比亞《李爾王》;《暴風雨》(2004)改編自莎士比亞《暴風雨》;《樓蘭女》(1994)改編自希臘悲劇《米蒂亞》;《奧瑞斯提亞》(1995)改編自希臘悲劇《奧瑞斯提亞》。台灣豫劇團《中國公主牡蘭朵》(2000)改編自波斯童話《一千零一夜》;《約/束》(2009)改編自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量‧度》(2012)改編自莎士比亞《一報還一報》……等。對此,臺灣戲曲的跨文化現象是形態與思想體系上的融合現象,也是文化上的綜合呈現。

 

此次由中華民國筆會主辦的「莎劇與傳統戲」講座,邀請台灣大學莎士比亞學會戲劇學者暨知名翻譯彭鏡禧教授,與臺灣藝術大學表演所教授暨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吳興國對談,主持人為戲劇學者胡耀恆,時間為4月26日下午3時,地點在紀州庵文學森林(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一○七號)。

莎劇與傳統戲官方海報主視覺(圖片/翻攝自中華民國筆會官方臉書)
莎劇與傳統戲官方海報主視覺(圖片/翻攝自中華民國筆會官方臉書)

彭鏡禧簡介

      彭鏡禧,1945年生,美國密西根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耶魯大學博士後研究(1980-81),曾任維吉尼亞大學客座教授(1985-86)、中華戲劇學會理事長。現任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學系及戲劇學系教授,同時身兼中華戲劇學會理事長。教學與研究領域為莎士比亞、英美詩、文學翻譯。身為國內從事莎士比亞研究的翹楚,彭鏡禧的學術論文、翻譯專著,多與此相關,如:《細說莎士比亞: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哈姆雷》[William Shakespeare, Hamlet](譯注)(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發現莎士比亞:臺灣莎學論述選集》(主編)(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0, 2004(再版))等。 

台大彭鏡禧教授(圖片/翻攝自網路)
台大彭鏡禧教授(圖片/翻攝自網路)

 

吳興國簡介

      生於高雄市旗津區,原名吳國秋,台灣演員、劇作家、導演;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乃少數橫跨電影、電視、傳統戲曲、現代劇場以及舞蹈之表演藝術家。吳目前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曾獲美國傅爾·布萊特獎學金、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赴紐約大學戲劇研究所選修理查·謝喜納環境劇場課程。曾經榮獲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和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並連續三度榮獲國軍文藝金像獎最佳生角獎以及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2011年獲法蘭西藝術與文學勳章騎士勳位(Chevalier)。電影代表作有:《十八》、《誘僧》、《青蛇》、《賭神2》、《宋家皇朝》、《特務迷城》等。

當代傳奇藝術總監暨台藝大表演所教授 吳興國 (圖片/翻攝自網路)
當代傳奇藝術總監暨台藝大表演所教授 吳興國 (圖片/翻攝自網路)

報名可上網:www.kishuan.org.tw/event/?event_id=512。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