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模型故事盒 記錄生命中美好記憶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8 月 15 日訊】再來看到,袖珍藝術家黃風然,推出「袖珍模型創作個展」,20多件經典作品,把50年代台灣早期生活面貌,都縮小在故事盒裡,精巧細緻、栩栩如生!

    20多幅作品,珍藏著幾乎不可見的小物與回憶,像是0.1公分堆疊出來的古樸雜糧行,有各式南北貨、店面與招牌;早年廟口前的小麵攤,道地的擔仔麵、古早味肉羹,帶民眾走進童年時光。

    民眾 汪小姐:「看到這個的時候,我就想到我童年,記憶都回來了;裡面真的還有麵條、有湯,真的做得非常、非常的維妙維俏。」

    民眾 蔡女士:「現在還保存的這樣中藥的那種器材,很少;還有一個就是那個穀倉啊!以前沒有看過那個穀倉。」

    百貨公司行銷課長 江明德:「暑假期間,我們也希望透過這樣展覽的機會,把這樣的一個文化藝術,傳承給我們下一代的所有的年輕朋友。」

    想留住爸爸、媽媽當年的戀愛史,黃風然以袖珍模型方式,創作出微縮精緻的故事盒子,一做就是20個年頭。

    袖珍藝術家 黃風然:「這些老照片其實我們沒辦法去、很完整的去體會出那樣的格局,那樣的年代背景,所以我們就想到說,我或許可以用這樣子的方式,去記錄父親的那樣的一個場景。」

    要將生命記憶中值得回憶的片段,全寫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時空箱子,相當不容易。

    袖珍藝術家 黃風然:「除了要蒐集資料之外,客戶他也要拍非常多的照片,有建築物實體的,他或許可以拍照,沒有的呢,它可能就要變成文字敘述,文字敘述裡頭,再去把這個文字敘述變成立體化、圖面化,真的把它蓋出來。」

    透過仔細的日常觀察,黃風然精細的將一件件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媒材,變幻成微縮世界裡的小物,每件作品都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新唐人亞太電視 侯瑞霞 方雅嫻 台灣嘉義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