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拉警報 骨質疏鬆小心背後原因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12 月 11 日訊】一般人認為老化或婦女停經後比較容易發生骨質疏鬆,但有些中年族群也有相同問題,醫師表示,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亢進或腎臟病、糖尿病慢性病等原因,都容易造成骨質出問題,需找出背後根源,才能真正治療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導致骨質變得脆弱,對健康最大的危害就是骨折。

    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葉乃誠:「常見的骨折,譬如說,脊椎骨如果骨折的話,可能會有壓迫性骨折,造成身高減少,有可能進一步壓迫到旁邊的神經,這時候就會有一些神經痛的問題,如果壓迫太厲害,甚至會造成癱患等等。」

    醫師提醒,骨質疏鬆症不一定單純是停經或老化造成的,慢性病與內分泌疾病也會引發骨質問題。

    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科主治醫師葉乃誠:「內分泌科的疾病,包括肢端肥大症,糖皮質醇,就是類固醇過高,甲狀腺的問題,亢進是比較常見的,還有一些,像糖尿病本身會讓骨頭品質比較不好,進一步找出原因之後,加以合併治療,骨質疏鬆才會得到進一步改善。」

    醫師建議,在成長階段就要注意鈣與維他命D的攝取與產生,加上良好作息與運動習慣,可以防止骨質疏鬆。若被診斷出骨質疏鬆後,最好找醫師了解背後的根源,才能有效治療。

    新唐人亞太電視 史進旺 台灣台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