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美麗與哀愁 齊柏林讓世界認識台灣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6 月 10 日訊】《看見台灣》紀錄片,2013年上映後,讓眾觀看到台灣的美,也看到美好背後的國土破壞和污染問題,甚至揭發多起企業污染,也催生多項環保法規,一起來看《看見台灣》,給台灣,帶來的改變與影響。

首部以飛鳥的眼睛,俯瞰台灣的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於2013年上映不但摘下2013年第50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全台票房破2.2億,是台灣影史最賣座的紀錄片。更獲得第47屆休士頓國際影展,劇情長度紀錄片評審團特別獎及攝影金牌獎的殊榮。

台達電品牌長 郭珊珊(2017.6.8):「我想我引述鄭先生(鄭崇華)的一句話,他說他在做《看見台灣I》,是因為被齊導的熱情所感動,那他在《看見台灣II》,是因為看到了《看見台灣I》的好的表現,他覺得齊導是一個非常難得的人才,對於這樣一個人才,全台灣都應該共同愛護、共同珍惜。」

《看見台灣》上映後影響深遠,更因此揭發多起知名大廠污染事件。包括拍攝清境農場民宿違建嚴重,數間知名民宿遭到關切、揭露後勁溪沿岸工廠排放廢水污染十多年的景象。齊柏林曾說,他很欣慰《看見台灣》上映後,愈來愈多人看到污染不再冷漠,從空中望向台灣,染色的河川的確減少了。

導演 吳念真(2017.6.8):「我那時候記得跟他講一句話說,如果這個票房沒有超過6千萬,我對台灣是失望的,因為代表台灣的人是不關心這個地方的,後來它不但超過6千萬,還超過很多。但是同樣的當他有一天跑來跟我講說,他要拍2,他拍到日本、拍到大陸、拍到馬來西亞的時候,我心裡想,哇死了,這樣子可能要花更長的時間、跟更多更多的錢來。」

而齊柏林也在在宣傳《看見台灣》的過程中,到了30多個國家,見到了台灣以外的世界。

導演 齊柏林(2017.6.8):「因為我一直不是用一種批判的方式,來講述環境的議題。我希望下部片子有更多的人、更多台灣朋友,可以瞭解我們自己,台灣的知識跟前身跟未來。尤其很希望下部片子作品,可以給我們年輕的朋友,有一些國際的世界觀,我們不是只在我們的島嶼上面,從事著小確幸的視野跟心理。」

用自己獨特的觀點,齊柏林把攝影機帶到了從未見過的高度。但原本希望透過拍攝《看見台灣》續集,讓更多的世界看見台灣,如今為了勘景墜機身亡,讓大家無限惋惜。

新唐人亞太電視 巫亦晴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