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水稻倒伏3千公頃 可望納天災補助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6 月 16 日訊】近日豪大雨不斷,農委會發布最新農損統計,截至上午(16日)11點,全台估計損失 559萬元,其中又以雲林縣的415萬元最為嚴重。對於六月初第一波豪大雨,農委會農損申報只到14日,雲林縣長李進勇前往勘查稻穗倒伏情況,表示已經提出申請,協助農民延長農損申報日期。

    即將收成的稻穗遭受連日大雨侵襲,倒成一片,大埤鄉種植約3000公頃水稻,仍有約2700公頃沒有收成,且逐漸進入收成期,如果繼續因為大雨倒伏,或稻穗濕黏無法收割,農民心血恐怕會全部泡湯。

    大埤鄉農民:「這大概還要十天才能收。」

    大埤鄉長 謝明平:「如果老天爺不幫忙,天候不放晴的話,梅雨繼續下兩天,整個在田間的稻米,不管是倒伏與否,勢必都會發芽。」

    六月初第一波豪大雨造成的農損,申報日期只到六月十四號,近日第二波梅雨來襲,損害陸續發生,雲林縣長李進勇前往勘查稻米倒伏情況,並表示已經向農委會提出要求,延長農損申報日期。

    雲林縣長 李進勇:「因為十四日以後陸續發生農損,總是要給農民一點時間,第二點就是說,我們也希望農委會可以啟動,災害就是稻穀也好、花生也好,都有辦法可以做災害性的收購。」

    雲林縣農業處長 張世忠:「這個機制如果啟動的時候,農民如果稻田裡面的稻子已經發芽,這部分還是可以用災害米的部分去收購,雖然價格比一般正常稍微低一點,如果加上天然災害救助的金額,可能差異就不會太大。」

    雨季結束後,雲林嘉義很多稻米都同時在採收,農業處提醒,未成熟的稻穀盡量不要搶收,以免公糧無法收購。也希望各個農會盡量協調烘乾設備,或是協助運送稻穀到外縣市烘乾。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祐銘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