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波」引起各界轟動!諾貝爾物理獎實至名歸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10 月 27 日訊】愛因斯坦一百年前發表的廣義相對論,對人們認識宇宙和物理的世界觀影響深遠,重力波究竟是否存在的未解之謎也終於解開。全球15個國家的科學家們共同合作,不僅在2015年成功觀測到黑洞碰撞後產生的重力波,更在今年首次觀測到由雙中子星碰撞釋放的新型重力波,壯觀的宇宙煙火再度引起天文圈的轟動。

獲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的三位科學家,偵測到13億光年外,兩個黑洞碰撞時的活動,證實愛因斯坦一百年前對重力波的預言,這項發現更被譽為是找到「物理界聖盃」。

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 漢森(GORAN K. HANSSON):

「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一半授予雷納·韋斯(Rainer Weiss)、另外一半授予巴里·巴里什(Barry C. Barish)以及基普·索恩(Kip S. Thorne)。他們都是LIGO-Virgo團隊的成員。我們想表彰他們對於雷射干涉儀重力波天文台探測器,以及對重力波天觀察的卓越貢獻。」

愛因斯坦認為,有質量的物體會以重力影響周圍的時間與空間,而彎曲的時空會隨著運動的物質,以光速往四面八方傳遞出去。簡單來說,這種由黑洞相撞或是恆星的核心崩塌所引起的「時空漣漪」,就是廣義相對論裡所定義的重力波。

聲音來源:加州理工學院科學家 雷茨:

「就像(石頭投入)湖水中泛起的漣漪,但這種漣漪是存在於宇宙中的。

愛因斯坦100年前發表的廣義相對論,對20世紀人們認識宇宙和物理的世界觀,投下影響深遠的震撼彈。

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家們一一解開愛因斯坦如謎題般難懂的廣義相對論,先後證實了引力會令光線彎曲、水星在近日點的移動幅度、以及引力紅移效應等等。然而神秘又難以偵測的「重力波」,遲遲徘迴於科學家的「視線」之外。

2015年9月14號,由LIGO(美國雷射干涉儀重力波天文臺)和Virgo(歐洲處女座干涉儀)領銜,與全球其它70個地面及空間望遠鏡,協力測量到由兩個發生撞擊的黑洞所產生的重力波,可謂物理學和天文學界的劃時代發現。

研究團隊結合了15個國家的上千名科學家,台灣也沒有缺席,清華大學光電所的團隊參與研究計畫,負責「降低干擾,提升儀器靈敏度」,這項重要的科研成果也獲得有諾貝爾獎前哨戰之稱的「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清大光電所教授 趙煦:

「對,我們台灣科技能力事實上是全世界來說相當高的,身為一個科學家,就是說你這種能夠目睹,親身參與這樣子一個很龐大的一個合作的計畫,然後有那麼一個重要的結果出來,我想是自信上一個很大的滿足。」

自2015年首次探測到重力波以來,科學家陸陸續續探測到四次重力波的信號,但都是來自兩個黑洞的合併。直到2017年10月16號,第五次發現的重力波,竟然是由雙中子星碰撞釋放的新型重力波,讓天文學界再次轟動。

美國西北大學天文學家 卡羅基拉(Vicky Kalogera):

「這是我們第一次聽到來自兩顆中子星的死亡,也是第一次看見兩個星體碰撞結合後產生的煙火。」

愛爾蘭貝爾發斯特女皇大學教授 司馬特(STEPHEN SMARTT):

「這為物理學和天文學開啟了新的窗口。為觀測宇宙開闢了新的方法,我們可以透過重力波量測宇宙距離,完全不用再受限於電磁波和光波。」

以往科學家主要透過無線電波和光波的觀測認識宇宙,但電磁波會因散射遺失大量資訊。重力波則能夠穿透電磁波無法穿透的空間,提供人類一個全新的方式探索宇宙!

剪輯 林雅紅

新唐人亞太電視 侯德儀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