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面臨抗生素濫用 細菌抗藥性攀升

全球面臨抗生素濫用 細菌抗藥性攀升(資料畫面)

文:馬姍妤(健康傳媒) 

抗生素濫用是全球各國長久以來面臨的問題,臺灣與日本聯手研究發現,臺灣泌尿道感染患者的抗藥性比率已攀升到15%至25%,比10年前高出5%,顯示濫用抗生素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再不重視,未來恐面臨無藥可醫的困境。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與日本神戶大學攜手合作,探討細菌是否因地域不同而對各種藥物產生不一樣的抗藥性,進而找出其差異性及解決方法。

  雙和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江怡德蒐集了2015至2017年21000名因泌尿道感染就醫或住院的病患資料,發現有15%至25%的患者對傳統治療泌尿道感染的藥物產生抗藥性,比10年前高出5%;神戶大學泌尿學系教授重村克巳也統計該附設醫院約3500人次泌尿道感染患者的資料,得出抗藥性比率為10%至20%,比台灣略低。

  進一步分析發現,台灣出現抗藥性的細菌以大腸桿菌居多,日本則是克雷伯肺炎菌占多數,至於對第二線碳青黴烯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腸道菌,台灣和日本也都相對偏多。江怡德指出,大腸桿菌及克雷伯肺炎菌都是腸道常見的菌種,平常和人體相安無事,病患就診時,醫師會依泌尿道感染狀況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通常會從第一線抗生素用起,若無效才採用第二線抗生素,碳青黴烯抗生素通常針對已被送進加護病房或病情較嚴重患者,如果也無效,對病情無疑是雪上加霜。

  細菌的抗藥性攀升有幾個原因,一是國內抗生素管制不嚴,加上價格相對便宜,患者即使沒有醫師開給的處方箋,也能從部分藥局買到抗生素;二是醫療院所的院內感染管控做得不夠徹底;再者是諱疾忌醫,泌尿道感染畢竟是較私密的疾病,有些人不好意思開口,選擇到藥局買抗生素自行解決,導致部分細菌對第一線及第二線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機率增加,而此一現象全球皆然。

  江怡德表示,抗生素屬管制藥品,一定要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且要確實完成1周左右的療程,患者若自行到藥局購買,吃3、4天覺得有效後即不再繼續服用,就會讓未被完全殺死的細菌獲得喘息機會,進而出現抗藥性,往後必須選用更後線的抗生素才能奏效。

  泌尿道感染症狀包括:解尿疼痛、尿道或尿道口有灼熱感、尿道口有分泌物、頻尿、血尿及下腹部疼痛,若有發燒或腰痛情形,意味感染已擴展至腎臟,一旦血壓明顯降低,可能已出現敗血症,甚至有致死可能。江怡德提醒民眾,泌尿道出現感染一定要儘速就醫,經過醫師詳細的檢查及治療才可能治癒。

★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