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代王者之音!曾侯乙編鐘再現科博館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5 月 09 日訊】有東方樂器之王、「王者之音」美名的「曾侯乙編鐘」,現在在台中科博館也看得到複製品,展現2400多年前戰國時代的金石之聲,「曾侯乙編鐘」音域寬廣,它的出土也證實,戰國時期的中國音樂,已經有完整的音律。

演奏古樂曲,再現兩千年前的「王者之音」,「曾侯乙編鐘」是青銅器鑄造,每一個形狀都是「合瓦型雙音鐘」,兩面敲擊可發出間隔約三度的兩個樂音,樂音有沉靜之感,整組編鐘音域橫跨五個半八度(自C2至D7),中心音域內12半音齊備,幾乎只比現代的鋼琴少一點點。編曲老師李慧說,演奏時敲打準確很重要。

編鐘編曲老師 李慧:「每個演奏者他在演奏的時候,第一他的心情必須保持平靜,他的手才穩定,他去敲打鐘的時候,在他演奏的同時,他要非常清楚他的鐘的部位,敲打的力度,都會影響它的音高。」

曾侯乙編鐘是2400多年前戰國時代的曾侯乙墓埋藏文物,科博館展出的是三套複製品之一,館長孫維新說,編鐘是古時材料科學的重大成就,代表了中國青銅器文明和楚文化深遠的豐厚內涵。

科博館館長 孫維新:「在2500年前要做出這樣子一個精緻的樂器來,需要在兩個領域裡面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一個是什麼,音樂樂理的掌握,另外一個是什麼,是金屬鑄造的技術,大家可以想像到,上古先民竟然可以能夠做出這麼精彩的東西來 。」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 陳濟民:「據了解這一套,在工藝的美學上面、以及音質上面,是最接近原件的一套,尤其它的中音區,據了解它比元件的音質還要好。」

L型的鐘架,掛上65件大大小小的編鐘,最大鐘高152公分重204公斤,最小鐘高20公分重2.4公斤,是東方最大樂器,也是古代王侯的禮儀樂器,展出期間台灣國樂團將不定期演出,讓觀眾能親身體驗曾侯乙編鐘敲擊的古樂。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莉 趙揚 台灣台中採訪報導

【大千世界 Amazing World】YouTube頻道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