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創新高 國健署:平均壽命增加有關

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創新高 國健署:平均壽命增加有關(資料畫面)

文:陳敬哲(NOW健康) 

由於醫藥發達,加上重視養生的習慣,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但許多老年人因病臥床、行動受限,而活得不開心。衛福部最新「國人健康平均餘命」統計發現,「不健康生存年數」達8.41年,創下歷史紀錄。


內政部定期公布「國人平均餘命」,2018年國人平均餘命為80.69歲,但許多老年人在死亡前幾年就失能、臥床,這些就屬於不健康生存年數,而2018年的不健康生存年數為8.41年。老年人自己活得辛苦,也成為晚輩們的負擔。


調查就發現,近年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每年緩步成長,2012年至2018年之間,不健康生存年數多了0.46年。預計未來仍會持續增加,國人應該重視此問題。


如何延長「健康餘命」?降低不健康生存年數?這是近年來老年醫學的研究重點。所謂「健康餘命」為1個人死亡前扣除不健康、無法自由行動的年歲後的實際壽命。以2018年為例,平均餘命80.69歲,不健康生存年數為8.41年,換算下來,健康餘命72.28歲。衛福部統計處指出,國人健康餘命是根據國人就醫狀況、失能數據等資料進行分析推估。


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目前佔15.5%,已達366萬人。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指出,隨著年紀的增長,長者會出現身體機能的下降,呈現「衰弱」狀態,如,虛弱無力、體重下降、肌肉萎縮、頻繁跌倒、行動不便等,這些都會增加不健康生存年數的原因。


衛福部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減少,可能跟平均壽命增加有關,有時不能僅要看台灣數字,還需要比較國內外,例如歐洲國家不健康生存年數大致約在9至10年;日本平均壽命很高,不健康生存年數也約在9年;反觀菲律賓不健康生存年數非常短,但平均壽命約在60歲上下。


王英偉強調,維持年長者行為功能,一直都是國健署努力的目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至2030年的新主軸,首先是希望能降低年長者歧視,年輕人可能較難想像年長者會因退化、導致行為功能下降,讓年長者擔心歧視而不外出活動;其次是打造高齡友善城市,每個城市都有責任讓年長者能夠方便行動。


王英偉持續說,WHO也倡導整合式年長者健康評估,在醫療院所能夠有全面向的健康與生理功能評估,最後則是加強長照機構,加強年長者照護能量,希望能保護年長者行為功能、或是給予妥善照顧。


國健署也提醒,衰弱症「6大危險訊號」,包括:體重減輕、疲倦無力、容易跌倒、情緒低落、日常生活需要協助等。如果65歲以上的長者自覺出現上述症狀,務必積極尋找醫療專業的協助,在老化過程中保持健康。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