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截塑料垃圾入海 荷蘭運河用氣泡簾不阻航道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6 月 26 日訊】海裡的塑料垃圾有9成左右來自河流。荷蘭有一家公司開發了一種新技術,可以攔截86%的河流垃圾,而且這種技術不是物理攔截,不會影響魚類和船隻通行。

    這項名叫氣泡屏障或氣泡簾(The Bubble Barrier)的技術,是在河流底部鋪設一條多孔管道。空氣壓縮機將空氣送入管道內,空氣從管孔中向上溢出到河流表面,形成氣泡簾,該氣泡簾可以攔截河流裡的垃圾。

    由於多孔管道與流水方向呈斜角,被攔截的垃圾可以順著河水流動方向,進入河流邊的一個集水系統內,從而避免這些垃圾流入海洋。

    開發這項技術的荷蘭大氣泡屏障公司(The Great Bubble Barrier)的CEO菲利普‧埃霍恩(Philip Ehrhorn)表示,氣泡屏障沒有網或圍欄,不會影響水生生物通行或航運。

    小型漂浮的水生生物可能會被氣泡屏障推到集水區,但隨著時間推移,它們能夠從集水系統中游出去。

    氣泡屏障於2019年10月安裝在阿姆斯特丹(Amsterdam)的韋斯特多克運河(Westerdok canal)上,據估算,氣泡屏障技術可以攔截86%的河流垃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