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船、缺櫃恐持續到年底 全球經濟角力聚焦航運業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7 月 12 日訊】海運乘載全球8成貿易運量,但是這兩年,運價卻是不斷飆漲好幾倍,也造成產業巨大衝擊,包括美國、歐洲都有意出手,抑制高運價,海運業,也正在成為全球各國主要經濟體,聚焦的重要產業。

3月份塞住整條蘇伊士運河的「長賜輪」(Ever Given),7月7日終於可以離開,上頭的貨物總價值就有7.75億美金,事實上,海運乘載全球8成貿易運量,更攸關各國經濟命脈!

根據波羅的海貨櫃運價指數(FBX),7/9來到6494美金,相比年初(約2000美元)已經提高多達3倍,世界貨櫃指數(WCI)來看,上海到紐約運價年成長232%,到鹿特丹運價更暴增到596%。出口業者,搶櫃、搶船,情況越來越惡化!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採購與供應研究中心執行長 賴樹鑫:「疫情的情況有些所謂的封鎖或等等,所以整個運能、運量就削減了。因為產業裡面,你解封以後,我的需求前面耽誤下來,又更爆量的成長下去,所以大家一樣都在搶艙位、運量這些東西。這個海運這個漲價的情況,到現在還不會停止,我預期到今年年底,還會有繼續上漲的一個現象。」

廠商為了鞏固供應鏈,用較高價格預定船隻,推升運價只怕還要繼續上揚!美國拜登政府,研擬以行政命令方式,壓低出口業者港口滯留、滯期(D&D)費用,好解決出口成本過高問題;歐盟針對高運費,開始啟動運價調查;韓國政府較為積極,鼓勵出口商與南韓船舶公司簽約,補貼兩成運費,更提出五年計畫,有意既有船隊規模。

華南投顧董事長 儲祥生:「你可以看到很明顯,三家公司長榮、陽明、萬海,公布6月份營收,它的月增率基本上都是10%以上。代表目前市況還是非常的緊。一般的廠商賺錢已經非常辛苦了,不可能未來長時間運價維持這麼高檔。或是政府或是相關單位,都會採取某種措施。」

全球現行營運貨櫃共計6225艘,前三大航商公司都掌握在歐洲業者手中,市占45%,台灣長榮、陽明、萬海,今年則是擠進前十大,合計握有9.7%市占率。專家分析,後續得觀察塞港情況是否進一步改善,但運價恐怕難以回到2019年之前的正常水準,出口商、製造業者,可能都得審慎因應,全球運輸價格暴漲問題。

新唐人亞太電視 沈唯同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