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本土+5例境外移入 18日開放混打意願登記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1 月 17 日訊】今(1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公布,國內新增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已接種第一劑AZ疫苗之18歲(含)以上民眾,若有第二劑疫苗混打意願,18日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開放進行混打意願登記,可依意願選擇BNT或莫德納(Moderna)疫苗或兩者皆選,意願登記將於11月17日下午5時暫停修改及登記,進行系統維護,並於明(18)日開放時再重啟,請符合混打意願登記資格民眾於意願登記開放時間,至預約平臺意願登記或修改,完成疫苗混打調查。第二劑無混打意願仍選擇接種AZ疫苗之民眾,則無需再進行意願登記修改。
指揮中心提醒,目前僅開放已接種第一劑AZ疫苗民眾進行混打意願登記,若第一劑非接種AZ疫苗,或已完成兩劑COVID-19疫苗接種,本次意願登記開放時間暫不開放疫苗混打調查,後續將視疫苗政策滾動調整開放。
目前國內各廠牌COVID-19疫苗均已陸續到貨,可穩定提供民眾接續完成第二劑接種,調整現行COVID-19疫苗接種間隔如下:
1.AZ疫苗:須滿18歲以上,至少8週以上。
2.莫德納疫苗:須為18歲以上,至少4週以上。
3.BNT疫苗:須為18歲以上,至少4週以上。
今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4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分別自立陶宛(3例,案16610-16612)、印尼(案16613)及印度(案16614)入境,入境日介於今(2021)年8月20日至11月15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253,041例中共肺炎相關通報(含4,235,333例排除),其中16,503例確診,分別為1,859境外移入,14,59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1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4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2例、臺北市321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2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新唐人亞太電視 許娟 整理報導 / 責任編輯 姚瀚宇
相關新聞
-
美示警BNT次世代疫苗與中風風險 王必勝回應
2023-01-14 21:22:30歡迎回來。來看到疫情消息,美國FDA與CDC表示,根據監測系統警示,輝瑞次世代雙價疫苗,可能和65歲以上長者中風有關。對此,台灣防疫指揮官王必勝,在臉書發文表示,美國政府發布「BNT次世代雙價疫苗」安全警訊,並表示會進一步釐清相關狀況。台灣目前只有提供「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給民眾接種,並無相關警訊,且國內安全監測都正常,請民眾放心踴躍接種,加強保護力。
-
中國疫情擴大 德國願運數億劑BNT疫苗北京沒接受
2022-12-22 09:02:28中國疫情擴大,德國緊急運送BNT疫苗供僑民接種,德國總統史坦麥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時表示可立即運數億劑疫苗協助抗疫,不過北京沒有接受。
-
中國「甲流」引爆心肌炎 症狀似新冠 死亡率超高
2023-03-17 21:11:04在這場當局宣稱的所謂「甲流」浪潮下,不少患者出現心肌炎症狀,民眾懷疑,這些症狀,和新冠類似,可能還是新冠病毒導致的。
-
中共寧見疫情失控 拒絕美國、德國援助疫苗
2022-12-22 20:37:31中國近期疫情爆發嚴重,美國和德國政府紛紛對此表態,願意提供疫苗來協助控制疫情,然而中共寧願看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也不願意接受兩國的提議。
-
北上廣現染疫潮醫院病患爆增 官方罕見警告
2023-04-29 20:34:26中國長假在即,中共突然警告民眾,有染疫風險,引發各界擔憂,認為中共很可能再一次為保經濟而掩蓋疫情,從而導致長假出遊的人們,將病毒散播到全國各地。
-
中國偷偷強推第4針?!拒絕者禁出門甚至收押
2023-04-04 20:20:57近日,中共御用專家鐘南山的一番話,令人擔憂,疫情再度爆發,不是空穴來風。還有民眾透露,山東正在偷偷強推第4針疫苗,如果拒絕,被禁止出門,甚至「收押」。
-
口罩令有望11月鬆綁?指揮中心擬分階段放寬
2022-09-27 20:48:04日前指揮中心宣布將放寬檢疫政策,入境檢疫由「3+4」鬆綁為「0+7」,指揮中心現在也正研擬,在自主防疫的7天中只要是快篩陰性,包括醫護人員在內,就可以返回工作崗位。另外,指揮官王必勝在週刊專訪中透露,最快11月會檢討口罩禁令,擬分階段放寬。王必勝今天下午視察桃機時表示,會等疫情達到社區低度流行時,才會鬆綁口罩政策。
-
0+7入境免隔13日上路 各國旅遊防疫限制看過來
2022-10-12 22:25:31台灣指揮中心,13日就要迎來邊境鬆綁,調降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二級:警示,屆時入境檢疫也將改採「0+7」免隔離措施,不少民眾躍躍欲試,準備出國旅遊。而各國也敞開大門拚解封商機,迎接國際旅客。帶您一探有哪些防疫規範。
-
台境外移入確診半數來自中國 今公布病毒定序
2023-01-06 11:30:41中國疫情大爆發,台灣疫情指揮中心週四表示,從這幾天中國入境者的陽性率來看,中國疫情仍屬於高峰,最快週五就會公布第一次確診者的病毒定序。
-
莫德納台灣分公司成立 李宜真:樂見與台灣合作
2022-09-29 23:00:03主攻mRNA療法與疫苗的生技大廠莫德納今天宣布,莫德納台灣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李宜真出任總經理。目前台灣積極耕耘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領域,李宜真表示,對於各種類型合作的可能性,都樂觀其成。
-
衛星圖像:中國殯儀館前車流量創10年新高
2023-01-09 13:09:27下面來看一組中國新聞簡訊:
-
郭台銘要求買BNT 薛瑞元:說詞跟上海復星很像
2022-12-22 11:33:30再來看到,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最近頻頻發聲,透露去年採購BNT疫苗過程困難,還呼籲政府採購BNT次世代疫苗。引發指揮中心和衛福部的口水戰。今天,郭台銘不滿衛福部長薛瑞元稱他是BNT銷售員,再度發文反擊。另外,指揮中心前一天說,因為疫苗合約彈性問題,所以只採購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上海復星晚間隨即發聲明,說未來疫苗訂單,都可以換成次世代。
-
「大白肺」台商定序出爐 境外暴增半數中國來
2023-01-10 22:29:05新聞首先來關心,台灣疫情指揮中心公布,週二(10日)新增境外移入COVID-19確診560例,創下新高,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確診個案以中國大陸入境來台旅客占約一半為主,今年至今相關旅客陽性率為18.6%。另外,先前「大白肺」台商的病毒結果出爐為BA.5,就是現在的主流株,不是特殊的病毒,研判是太晚就醫才造成病況相對嚴重。
-
防疫措施鬆綁!確診朝0+n免隔離 輕症擬免通報
2023-02-13 21:21:34新聞首先來關心,防疫鬆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王必勝,今天(1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指揮中心現階段三大工作重點,包括加強次世代疫苗接種、調整輕症隔離方式,與修正確診者通報定義。繼口罩鬆綁後,下階段將放寬輕症者免隔離,從5+n調整為0+n。
-
中港將通關 陸民眾討論赴港打疫苗.港人憂心
2023-01-06 22:26:22就在中國疫情爆發之際,中國及香港也將在週日(8日)恢復通關,每天開放單程6萬人互通,民眾不用打疫苗,不用再做核酸檢測,這要有兩天內的陰性證明就可放行。目前已有28萬人成功預約。此外還有中國網友開始熱烈討論赴香港自費打疫苗,也讓港人擔心醫療資源可能不堪負荷,並為香港帶來另一波疫情。
-
指揮中心籲民眾今年至少1劑疫苗 3月6日上路
2023-02-24 16:48:50歡迎回來。台灣防疫指揮中心從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幾乎天天開記者會說明疫情,隨著疫情趨緩,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疫情記者會將改為一週一次,而未來開場用的確診個案手板也將正式走入歷史,並宣布,從3月6日到4月30日,實施「疫苗加一,解封安心」的活動,鼓勵今年還沒打疫苗的民眾響應,踴躍接種。
-
薛瑞元提BNT推銷員惹議 蘇貞昌致歉:這樣不好
2022-12-23 11:43:11鏡頭轉回台灣,BNT次世代疫苗爭議延燒,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重話批衛福部,部長薛瑞元出席立院質詢,表示中間可能有誤解,強調自己也沒對號入座。行政院長蘇貞昌下午也說,這件事兩人各有對錯,但薛瑞元不能把這跟推銷員一起講,政務官這樣不好,他要特別表示歉意。
-
「十一」長假 天津、河北接連地震上熱搜|中國一分鐘
2022-10-03 21:06:39中國大陸「十一」長假(10月1日至7日)期間,天津濱海新區和河北省會城市石家莊相繼發生地震。儘管天津震級較小,居民沒有太大感受,消息仍被推上熱搜。而隔天凌晨1時49分,石家莊地震發生時房屋劇烈晃動,網傳影片顯示,在餐館裡吃飯的人們驚呼「快跑!」並急速衝出房門。
-
王必勝:中國疫情升溫 面臨5大嚴峻挑戰
2022-12-03 16:04:39台灣COVID-19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防疫重心轉為監測中國疫情發展。指揮官王必勝今天說,中國疫情持續升溫,當地將面對5大挑戰,籲在中國的台灣民眾應儘速接種疫苗。
-
遭指私允收購3000萬劑BNT疫苗 陳時中斥荒謬
2022-12-23 19:33:52BNT次世代疫苗風波,前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今天澄清,有媒體人繪聲繪影拼湊故事,指稱他曾私下允諾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收購3000萬劑疫苗,全篇內容與真相出入甚鉅,實在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