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額補償陸員工 日本佳能被中共扣「惡意」之名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2 月 07 日訊】在中國,農民工討薪可以被扣上「惡意」的帽子,新年返鄉也可以被冠以「惡意」之名,如今日本佳能珠海公司撤資後,給員工的高額遣散補償金,最高可達人民幣150萬,約台幣656萬元,也被大陸網民說成,是「惡意」拉高中國境內的企業補償標準。

    日本相機生產商佳能,在珠海設廠32年。最近因為經營困難和「中共病毒」疫情的影響,宣布關閉工廠。

    據大陸媒體報導,佳能珠海的補償金分為經濟補償金、特別慰勞金、就業支援金、感懷銘記獎金和新年慰問金等5部分,不設金額和時間上限。工資越高,工齡越長,補償越多。

    月薪2萬人民幣,20年工齡的員工,按照N+1,也就是「(工齡+1)X月薪」計算,經濟補償金可達到42萬。加上最高7個月工資補償的就業支援金和其他補償金,有員工甚至能拿到150萬的巨額補償。

    而網上卻出現了對佳能「惡意補償」的聲討。

    有人質疑佳能居心不良,故意拉高標準,挑撥國內勞動者和企業之間和諧穩定的補償關係。

    總部設在紐約的勞工權利組織中國勞工觀察執行主任李強表示,作為一個日資企業,佳能是按照日本的傳統和標準做出遣散補償。

    勞工權利組織中國勞工觀察執行主任李強:「他就是一個企業的一個正常行為。他的這個補償金對日本來講都不算是高的。它實際上從某種程度很多人是帶有一種意識形態,對這種就是真正的就是勞資關係,在善待工人上是充滿了這種惡意的。對啊,就稍微有一點,他就要加上那種敵意,這個我覺得是中國的一個不幸,也是中國工人的不幸。」

    (CUT大陸律師也認為,企業對遣散員工做出超額補償不存在法律問題,在不損害第三方的利益下,更不能稱為惡意補償。))

    近兩年國內不少行業和企業都面臨著裁員補償問題。

    臨近年底被裁員工,也拿不到此前允諾的年終獎等福利。

    中資公司用「末位淘汰」變相裁員,威脅或誘惑員工主動辭職等做法也常有曝光。

    原大陸人權律師吳紹平認為,「惡意補償」的說法實際上反映了中共的真實擔憂。

    原大陸人權律師 吳紹平:「他就是中共的這種長期的這種社會的控制之下,然後對民眾的這種洗腦之下,他投向社會心理的一種反射。它並不是一個單純的一個網民發出的一個聲音,它可以完完全全是代表一個全體或者一個利益集團,說出這樣的一種話啊。。」

    去年2月,甘肅省合作市一個包工頭為討薪爬上塔吊,被公安以「惡意討薪」為名拘留。

    新唐人記者 李明飛 易如 tony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