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對台立場 美國防部罕見糾正北京通告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5 月 07 日訊】美國國防部發言人週四(5月5日)罕見重申美國堅持自己的「一中政策」,並稱4月20日的美中防長通話之中方通告出錯。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約翰‧柯比(John Kirby)在例行新聞會上說,中方國防部「錯誤地聲稱」美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他說:「部長沒有這樣說;相反,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明確表示,美國仍然致力於『一個中國政策』,即《台灣關係法》、三個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
柯比沒有介紹更多細節,只是說收到一些媒體詢問,想糾正信息上的一些不準確之處。
根據大紀元的查證,中方4月20日的通告在提及美方部分說的是「美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沒有說「一個中國原則」。不清楚柯比說的不準確信息具體所指。
《華盛頓時報》週五報導說,五角大樓週四應該是感到「不得不澄清」奧斯汀4月與中方同行魏鳳和將軍的首次通話中的具體內容。
報導說,當提到台灣時,美國走了一條微妙的路線,既不承認這個島國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同時又拒絕北京的說法,即台灣是一個分離的省,可以通過武力統一。
美再警告:中共目標2027年具備攻台能力
美國五角大樓最高將領週二(3日)出席國會聽證時表示,中國(中共)仍將台灣視為其目標,並計劃在2027年前具備武力攻台的能力。
柯比5日表示,現在美國兩位高級將領——戰略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查理斯‧理查德(Charles Richard)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上將(Mark Milley)都有提及2027年具備攻台能力。
他表示,美國是認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意圖是2027年之前擁有攻擊台灣的能力,但不是說習在2027年之前打算這麼做。
「這是一個重要的區別。」柯比說。
他重申,國防部長奧斯汀在國會聽證上重複多次,台灣海峽兩岸的緊張關係沒有理由演變成衝突,美方不希望看到台海現狀以單方面的方式進行軍事改變。
柯比說,美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將提供和銷售軍事系統以幫助台灣進行自衛。
國防部提交的最新年度預算經費7,730億美元是歷史新高,其中包括捍衛美國在印度-太平洋的具體安全利益能力,進行「綜合威懾」。
奧斯汀表示,美國將中共列為「步調挑戰」(pacing challenge),俄羅斯為「緊急威脅」(acute threat)。
他說,4月和魏鳳和的通話只是未來許多次通話的第一次,雙方都認識到對話和保持溝通渠道通暢的重要,他期待在6月份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議上跟魏鳳和會晤。
學者:反擊中共官方敘事很重要
美國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Project 2049 Institute)非常駐研究員的莊宛樺(Jessica Drun)推介了柯比的這段發言視頻,並寫到:「我們堅持我們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以及這種對中國(中共)官方敘事的反擊是重要和必要的。」
莊宛樺過去曾就「一個中國政策」推文說:「每個國家都奉行自己獨特的『一個中國』政策,採納國所使用的語言各不相同,這源於它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和中華民國各自的歷史互動。這些政策是不斷演變的。」
她表示,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不同於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儘管北京一直堅持兩者無差別。同樣的,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也不是與中國(中共)達成的協議,這是美國自己的做法,不需要也不會與北京協商。
「我能想到的唯一接近『協議』的事情是,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雙方同意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揭謊:中共「一中原則」非美國的「一中政策」
根據美國之音的「揭謊頻道」發表的《此「一中」非彼「一中」——中國混淆美國一中政策》,介紹美國在台協會(AIT)前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的文章說,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是「源於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台灣關係法》等關鍵文件以及多年來發表的一系列諸如『六項保證』等政策聲明的提煉之物」,不同於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的簡潔表述。
2014年,為國會提供背景研究的無黨派機構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就美國對台灣的官方立場的提煉是:「美國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權主張,也不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美國的政策認為台灣的地位尚未確定。」
因此,美國在接受北京為中國官方政府的同時,也將台灣的地位問題視為懸而未決。
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的歷史性訪華結束時美中聯合發表的《上海公報》中聲明:「美國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因此,美國當時表示,它「認識到」(acknowledge)中國的立場,但並未表示贊同。1979年正式生效的《美中建交公報》中,美方使用類似的語言,也沒有肯定地表示美國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時任卡特總統向美國談判代表發出嚴格指示,要求他們拒絕接受中國關於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的立場。
最終,《美中建交公報》的英文版定稿中稱,美國政府只是「認識到(acknowledge)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不過,中方談判代表在1979年正式生效的這份建交公報的中文文本中使用了「承認」一詞,而不是「認識到」。但在1972年的《上海公報》中,中文文本將英文文本中的「acknowledge」翻成「認識到」。
時任美國副國務卿沃倫‧克里斯托弗(Warren Christopher)之後向美國參議院確認,美國認為:「英文文本是具有約束力的文本。我們將『認識到』(acknowledge)這個詞作為對美國來說有決定意義的詞。」
在與中國建交的180個國家中,有144個國家與中國簽署了建交聯合公報。其中約58個國家與美國不同,它們都在與中國的建交聯合公報中聲明「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此「承認」(recognize)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它們包括以色列、葡萄牙、巴拿馬和南非等國家。
29個國家在與中國的建交聯合公報中參照了美國的做法。英國、澳大利亞和美國一樣,都使用「認識到」(acknowledge)一詞(但中方的中文文本翻譯成「承認」),日本使用「理解和尊重」(understand and respect),加拿大使用「注意到」(take note of)。
而包括德國、愛爾蘭在內的56個國家則在與中國的建交聯合公報中沒有提及台灣。
儘管美國和台灣之間沒有建立外交關係,但同樣隸屬於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範疇的《台灣關係法》和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總統做出的「六項保證」承諾向台灣提供「數量足以使其維持足夠的自衛能力的防衛物資及技術服務」。
比爾‧克林頓總統曾在2000年表示,兩岸問題的任何解決方案都必須得到「台灣人民的同意」。
卜睿哲表示,克林頓的聲明暗示了這樣一個現實:「台灣實行民主制度,北京必須得不僅滿足台灣領導人,也滿足台灣公眾,才可以解決爭端。」
(文章轉載自大紀元)
相關新聞
-
美國務院罕見表態:美未對台灣主權採取立場
2022-09-27 11:50:04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今天罕見表示,美國未對台灣主權採取立場,但強調美方「一中政策」沒有改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週與中共外長王毅會晤時也曾當面傳達這項立場。
-
多國揭中共版一中畫皮 薛瑞福:美無義務守一中
2021-11-23 23:04:34中共版所謂一中原則、加上扭曲聯大2758決議,奪取中華民國台灣存在的空間。不過,破窗效應似乎正在形成。美國帶頭檢視一中政策、戳破中共虛假說詞,歐盟、日本、加拿大、立陶宛等等,或者強調自己版本一中政策、或者推進制定台灣關係法。美國前印太助理防長薛瑞福表示,美國沒有義務繼續遵守一中政策,因為中共已毀棄承諾。
-
白宮稱台海現狀極重要 國務院刪「台是中國部份」
2022-05-11 10:06:42再來關心,美國國務院5日大幅修改官網的美台雙邊關係事實文件,似乎呼應蓬佩奧在當時任內的表態。中華民國外交部今天(10日)表示,美國國務院、美國在台協會都已經對外說明,美國的相關政策沒有改變。2049計劃研究所的莊宛樺推文說,這代表美國將「重點轉移到現有政策的不同部分」。
-
解讀G7一中政策但書:非和平對台.可取消可斷交中共
2022-08-18 20:04:29中共圍台軍演,G7七大國外長聯合聲明、美日澳三國外長聲明警告中共時,都強調各國「一中政策」沒有改變,但加註了「在適用情況下」(where applicable)字眼。分析指出,當中共威脅武力併吞或攻擊台灣,可能導致西方取消一中政策、或斷交中共。
-
白宮地圖陸台不同色 學者:美一中政策質變
2019-02-01 21:29:08網友發現,美國白宮地圖,中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跟中華民國台灣,不同顏色。美國情報總監日前也警告,中共持續壓迫台灣接受所謂「一中」框架。美國學者韋傑里解讀,美方正慢慢改變政策,強化對台灣支持。台灣學者蘇紫雲認為,美方一中政策正發生質變,關鍵原因是大陸沒有民主化。
-
美眾院議員提案:美應挑戰中共「一中原則」
2019-03-22 20:43:01好,中共無理打壓台灣,國際社會都看在眼裡,美國聯邦眾議員夏波,21日提出一項決議案,建議美國政府應採取行動,挑戰中共所主張的「一中原則」。決議案提到:美國的「一中政策」,不等同於中共所謂的「一中原則」,美國不會對「台灣是中共的一部分」做背書。同時決議案也細數中共過去對台灣的打壓,並談到台灣人並不支持中共的「一國兩制」。對此,台灣外交部發文感謝夏波,以具體行動持續為台灣發聲,同時也呼籲各國,繼續支持民主台灣。
-
捷克外長:中共承諾10年都未達成 有意退出合作|寰宇掃描
2022-05-21 21:21:55捷克外交部於20日宣布,將重新考慮與中共主導的16+1合作關係,捷克外交部長利帕夫斯基更直言,16+1的主要方針、經濟外交、投資項目與互惠貿易的承諾在這10年間都沒有兌現,也讓外界猜測捷克新政府可能退出16+1合作。
-
美國務院:網站更新 反映美台關係堅若磐石
2022-05-12 10:07:47再來聚焦美台關係,美國國務院5日大幅修改官網的美台雙邊關係事實文件,刪除「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等相關敘述,也不再提及「美國不支持台獨」。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天在記者會上再次跳腳,辯稱美國國務院是掏空中共『一中原則』的小動作,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10日表示,新版文字反映台美堅若磐石的非官方關係,但政策未變,中共不應借題發揮。
-
習盼美恪守一中原則 川普仍回奉一中政策|中國一分鐘
2017-11-10 00:40:54中國一分鐘
-
「一中政策」成美籌碼?台灣政壇掀熱議
2016-12-14 11:05:10在決定國務卿人選的同時,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熱炒台灣話題,先是接了台灣總統蔡英文的賀電,又把「一中政策」擺上談判桌,但這樣大膽的舉動,也引來許多人擔心,台灣會不會成為美中角力下的籌碼,但究竟美國的一中政策,和中共的一中原則,有什麼不同?帶您解析複雜的美中台關係。
-
美國務院更新美台文件 立委:反擊中共扭曲
2022-05-10 13:04:59美國國務院5日大幅修改官網美台雙邊關係事實文件,刪除以往的「台灣是中國一部份」、「不支持台獨」等措辭,並新增「美國長期奉行基於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和六項保證的『一個中國』政策」,將台灣關係法放在首位。台灣立法委員解讀,反映事實、反擊中共操弄扭曲。先看到中華民國外交部(10日)的回應。
-
白宮地圖「台灣不屬中共 」學者建言回應「一中」壓迫
2019-02-01 19:01:44網友最近發現,美國白宮地圖,中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台灣,不同顏色。美國情報總監日前也警告,中共持續壓迫台灣接受所謂「一中」框架。學者解讀,美方「一中政策」正實質改變,也在改變對台灣的政策。如何避開中共陷阱,學者陳一新建議要在國際上強調中華民國獨立主權,陸委會則提出新論述「守護中華民國身分證護照」。
-
回擊中共 美國務院發言人:不認同一中原則
2022-05-21 13:13:15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聲明挺台參與世界衛生大會,中國不滿並促美「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今晚在推特表示,美國不認同一中原則,遵守的是一中政策。
-
中共跳腳無用 美國務院:網站反映美台堅若磐石
2022-05-11 12:55:59美國國務院5日大幅修改官網的美台雙邊關係事實文件,刪除「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等相關敘述,也不再提及「美國不支持台獨」。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天在記者會上再次跳腳回應,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10日表示,新版文字反映台美堅若磐石的非官方關係,但政策未變,中共不應借題發揮。
-
索羅門斷交 陸委會:中共「一中」是消滅中華民國
2019-09-16 21:44:05索羅門群島今天(16日)與台灣斷交,中華民國陸委會痛批中共操作打壓,圖謀影響2020大選,侵害台灣利益,讓台灣人民認清中共所謂「一中政策」就是蠻橫地消滅中華民國。
-
南非首都市長訪台 中共跳腳 柯P這麼說
2017-01-05 17:44:07南非首都市長席曼格,日前來台參訪,與台北市長柯文哲會面,卻引起中不滿,批評南非政府違反所謂的「一中」政策,對此,柯文哲稍早也做出回應。
-
官員語塞 菲議員:台18.星43.何不禁新加坡?
2020-02-13 08:45:24繼續來關心。菲律賓衛生部,把對中港澳的旅遊禁令,擴及台灣;菲國政府說法混亂不一,被質疑有中共因素介入。菲律賓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今天(12日)在聽證會質詢衛生部官員,世衛組織沒有建議對台灣發布旅遊禁令,而且新加坡確診病例又是台灣的兩倍;為什麼,菲律賓卻禁止台灣而非新加坡?
-
白宮稱台灣非籌碼 梅克爾也被問一中
2016-12-14 11:15:51川普日前對中共的一中政策,公開表示質疑;今天,美國白宮說,台灣是美國的親密夥伴,從來沒把台灣當成籌碼。另外,德國總理梅克爾也被問到相關問題。
-
國台辦施壓台灣 日媒看不下去這樣說
2016-05-22 20:43:53520後,中共國台辦再拋出,「無九二共識,官方交流中斷」的說法,對此,日媒每日新聞今天發表社論指出,標題寫到,「台灣的蔡英文新政權,中共比起施壓更應進行對話」,內文指出,中共與曾和台灣有建交關係的甘比亞復交、也限制陸客訪台,但這只會讓台灣人的認同意識更高漲,更加排斥中共。文章說,蔡英文政府已經明確提出維持現狀的方針,中方應改用對話路線取代文攻武嚇,才是上策。
-
不理一中政策!烏干達如期參加世大運
2017-08-18 14:32:45日前傳出烏干達因為遵循「一中政策」,打算限制選手來台參加世大運比賽,外交部發言人王珮玲今天表示,烏干達代表團確定會如期參賽,據了解,烏干達代表團隨團的相關人士已經抵台,入住林口選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