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新住宅型態「漂浮紙板屋」探秘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8 月 20 日訊】據統計,全球海平面正以每年 1.9 公釐(mm)速度上升,地勢低漥的荷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Rotterdam)也面臨城市空間日益不足的問題。近年來,鹿特丹推出一種新型住房,可因應海平面上升的威脅,那就是紙板製成的微型浮動房屋。

    這種微型浮動房屋塗有防水層和木質層,使重量輕而且耐用,此外,紙板還具有隔音品質,在製作過程中的碳排放量也低。由於可以在水上漂浮,因此不會占用到土地面積。

    水上紙屋,主要由每個長 1.2 公尺,重 500 公斤的厚紙板區塊組裝而成,每一個部分都可以無限次地被拆解和回收。

    太陽能電板能自供電力,而且可以根據需求客製化,讓房子加長變大或變小,內部面積從 32 到 42 平方公尺不等,可容納 4 到 6 人。就像小家庭的生活空間一樣,裡頭採取節省空間的隱藏式設計,設備一應俱全。

    鹿特丹城市發展項目負責人表示,漂浮的微型建築有多種用途,如酒店、活動空間、辦公室和臨時住宿。荷蘭希望推廣這些「漂浮紙板屋」可以成為水上城市的一部分。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明筑 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