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代相傳 嘉縣農會攜手小學種柿子樹幼苗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3 月 12 日訊】在植樹節前夕,嘉義縣番路鄉農會攜手鄉內國小,(11日)舉行植樹活動響應,小朋友也展現食農教育成果。

    民和國小太鼓隊用精彩的表演,為植樹儀式揭開序幕。與會貴賓和小朋友,手拿鏟子一起種下柿子樹幼苗,象徵「柿代相傳、百年樹人」。

    嘉義縣番路鄉農會總幹事 趙幸芳:「希望透過今天這個儀式,喚醒孩子們對家鄉的愛鄉情懷;希望說未來有可能是成為我們的新的青農,也是成為推廣我們在地產業的尖兵。」

    嘉義縣民和國小校長 劉秀燕:「柿子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課程,希望讓孩子隨時隨地都能夠觀察柿子的成長,它的變化,所以呢老師們建議是說,是否可以在校園裡面種了這一棵柿子。」

    嘉義縣番路鄉是全台柿子最大產地,為了讓地方產業從小扎根,番路鄉農會攜手鄉內學校深耕食農教育;在志工媽媽指導下,小朋友手作各式點心、飲品和「三角飯團」、「柿霜雞湯」等柿子創意料理,讓與會來賓品嚐「滿柿全餐」。

    嘉義縣民和國小校長 劉秀燕:「把番路鄉的這一個特色的產業,能夠再做創新的一個變化,做出不同的料理,那我想今天給孩子這樣的機會,也讓他有一個成就感。」

    嘉義縣民和國小家長會長 郭品秀:「讓小朋友更貼近說,原來我家鄉看到的果樹,可以跟我的生活、跟我的最喜歡吃的東西,這麼息息相關,讓他們更熱愛這個地方。」

    總幹事趙幸芳表示,透過「植樹植柿」活動,不僅拉近校園與地方產業的距離,也促進產業的傳承與發展,期待未來看到柿子樹在校園裡成長、茁壯。

    新唐人亞太電視 柳燕旬 方雅嫻 台灣嘉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