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X科工館 跨域攜手推動傳染病防治教育

國衛院X科工館 跨域攜手推動傳染病防治教育。(圖/葉子棻)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6 月 12 日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與國家衛生研究院為了共同推動傳染病防治教育,提升公眾的健康意識與防疫知識,12日舉辦跨域合作舉辦「X疾病-新興傳染病防治特展」,同時分享國衛院與科工館合作多年的「防疫戰鬥營-登革熱、流感、新冠肺炎」世界巡迴展的成果。由多個重要機構合作推動,包括教育部、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慈濟基金會、國家衛生研究院、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各方攜手合作,為推廣傳染病防治教育作出貢獻。

X疾病代表一種未知且可能引發大流行的疫病。(圖/葉子棻)
X疾病代表一種未知且可能引發大流行的疫病。(圖/葉子棻)

科工館館長 李秀鳳表示,自2008年疾管署(原疾病管制局)與科工館合作設置「防疫戰鬥營」常設展,結合大肢體互動遊戲,介紹登革熱、腸病毒、結核病、愛滋病及流感等生活中常見的傳染病,受到南部民眾的喜愛,到2021年閉展有超過120萬人次參觀,成為南部地區非常重要的傳染病防治教育場域。

2018年以其中登革熱、流感為主題,加入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的「防疫戰鬥營-登革熱、流感」巡迴展,於國內各縣市巡迴。

「X疾病-新興傳染病防治特展」提升公眾的健康意識與防疫知識。(圖/葉子棻)
「X疾病-新興傳染病防治特展」提升公眾的健康意識與防疫知識。(圖/葉子棻)

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 羅一鈞說:「X疾病就是未知可能引起大流行的疾病,回顧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大流行期間,我們共同對抗疫病的經歷,以及這段期間生活上的種種變化。處於COVID-19後疫情時代的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思考,「這代表我們隨時都要準備好迎戰未知的病毒」,可能會帶來對人類疾病的衝擊,包括疫苗研發、藥物開發等技術,希望藉由特展讓防疫知識扎根。」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自2017年起在台南研究中心成立了蚊子工廠,投入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生物防治法的研究。沃爾巴克氏菌是一種與66%昆蟲天然共生的立克次體,將其感染於病媒蚊上,可降低登革病毒在病媒蚊體內複製的效率,或影響病媒蚊的生殖力。許多國家已經開始試驗這項防治技術,以防治登革熱疫情。在我國評估是否採用此防治策略之前,國衛院與科工館共同將這項技術轉化為「沃爾巴克氏菌生物防治法特展」,並與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合作,同步於科工館及鼓山防疫站展出,讓公眾了解這項技術,並透過教育推廣活動,進一步認識這項防治方法。

「X疾病-新興傳染病防治特展」展期自113年6月12日至12月15日止。(圖/葉子棻)
「X疾病-新興傳染病防治特展」展期自113年6月12日至12月15日止。(圖/葉子棻)

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又稱天狗熱或斷骨熱, 1942年前曾在台灣發生過三次的全島性流行疫情,其中1942年全台約有5/6的人口(約500萬人)感染。之後又沉寂了近40年,1981年在屏東縣琉球鄉發生較大規模的第二型登革病毒流行後,台灣幾乎每年都有登革熱疫情的發生,時至今日依然人人聞蚊色變。

國衛院蚊媒病中心自2017年起在台南研究中心成立了蚊子工廠,投入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生物防治法的研究。沃爾巴克氏菌是一種與66%昆蟲天然共生的立克次體,受感染的病媒蚊會降低登革病毒在體內的複製效率,或影響病媒蚊的生殖力。許多國家已經開始實施這項防治技術,以防治登革熱疫情。在我國評估是否採用此防治策略之前,國衛院與科工館共同將這項技術轉化為「沃爾巴克氏菌生物防治法特展」,並與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合作,同步於科工館及鼓山防疫站展出,讓公眾了解這項技術,並透過教育推廣活動,進一步認識這項防治方法。

曾經,抗生素被當作救命靈藥,然而隨著大量廣泛的使用抗生素,疾病卻變得越難痊癒,世界衛生組織將抗生素抗藥性列為對全球健康的嚴重威脅,而疾病抗藥性持續變化、增加,影響範圍極廣,包括人類、環境、畜牧、水產等,需要人們積極採取行動。「X疾病-新興傳染病防治特展」透過互動操作和引導探究,帶領民眾認識新興傳染病與抗藥性問題,激發民眾共同思考如何應對。

特展展期自113年6月12日至12月15日止,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子棻 整理報導/責任編輯:陳思齊)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