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地球降溫 工研院、台泥碳捕捉展成果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7 月 22 日訊】再來看到,亞泥的礦權爭議,引起社會更加關注,水泥開採對環境破壞的環保議題,2011年,工研院攜手71年的老字號水泥業,在花蓮和平廠,打造目前全球最大的,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試驗廠,帶您現場直擊,成果展現。

台灣水泥公司董事長 張安平:「水泥廠未來的零排放,碳捕捉技術只是開始。」

力拼綠色循環經濟,工研院與台泥共同開發,「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技術,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捕獲率高達九成以上,捕獲成本降至每噸30美元,更替台泥和平廠,每年省下5000多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花蓮縣長傅?萁,更是出席力挺。

花蓮縣長 傅?萁:「這在台灣的工業界是一個,跨時代的一個創舉,也能為我們整個工業的轉型,以及更多的效能的發揮,甚至在國際的這個水泥生產行業裡面,能夠一個新的一個指標的出現。」

碳捕獲技術,就是從排放源頭,直接捕獲二氧化碳,阻隔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的機會,捕獲的二氧化碳,不僅可以進行地質封存、原料販賣,還能養殖微藻。

工研院綠能所新能源技術組組長 萬皓鵬:「微藻它成長的速率非常快,大概是我們一般陸生的植物,大概數百倍,所以我們選擇了微藻這樣子的一個藻體,能夠吸收二氧化碳,透過光合作用,它一公斤的藻體,大概可以吸收1.83公斤的二氧化碳。」

一根一根的大型綠色柱狀,裡頭的微藻利用二氧化碳,行光合作用,轉化成替代石化燃料的生質燃料;室內培養的雨生紅球藻,更能提煉高單價的蝦紅素,發展面膜以及健康食品。

台灣水泥公司董事長 張安平:「未來規劃設置、設計20公頃的大型戶外微藻養殖場,進行微藻固碳加值的運用,可以為台泥貢獻4800公噸以上的減碳量,讓台泥往零排放的目標,又向前挺進了一碼。」

從2001年,在已故前董座辜成允帶領下,台泥進行長達16年的環保長征,在水泥議題備受爭議的環境下,積極打造綠色產業的台泥,未來所做的計劃,備受外界關注。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輝堯 趙庭譽 台灣花蓮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