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二林農會評鑑 提升紅龍果種植技術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8 月 31 日訊】富含營養的火龍果,每年5到11月是盛產期,彰化二林農會30日在農會,舉辦了火龍果評鑑比賽,吸引84位農民參賽,也成為農業技術的交流平台。

    彰化二林農會總幹事 邱士平:「全國的火龍果,大概有2000公頃,彰化縣大概有550公頃,二林鎮差不多有400公頃。」

    評審員小心翼翼的為每一顆火龍果秤重量,切開火紅果量測甜度,還有觀察火龍果的外觀,是這次比賽的三個重點。

    評審員 高德錚:「這個縮口,這個縮口要小一點,要有巢,第二看這個鱗片,這個鱗片一定要看起來真新鮮,大部分是紅紅,前面稍微帶點青色。」

    一年一度的二林紅龍果評鑑活動,有50組參加白肉火龍果,34組評比紅肉火龍果,邱士平表示,光二林鎮紅龍果種植面積達400公頃,佔全台的1/5,產期為每年5月至11月,每分地的年產量可達5000公斤。

    彰化二林農會總幹事 邱士平:「因為我們本身有一個,直接就可以去知道它的農藥殘留,有沒有的一個驗毒的一個設備,而且他們火龍果都有參加我們的吉園圃,還有我們的產銷履歷,這是我們有辦法去把關的地方。」

    除了評鑑活動,也將火龍果做成麵條、麵包以及火龍果酵素,提高火紅果的經濟價值。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錫鴻 台灣彰化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