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太陽!世界太陽能車賽 台灣師生隊出征 荷蘭隊連3年奪冠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10 月 20 日訊】被視為太陽能車競賽的最高殿堂「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參賽者藉機展示未來可能商業營運的載人太陽能車,今年吸引30個國家、42支隊伍參賽,台灣也以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和聖約翰科技大學共同研發的「阿波羅八號」加入戰局,他們有甚麼新的突破?最後又是誰獲得冠軍?
世界太陽能車賽 縱跨澳洲3021公里
看起來像玩具車,外型又酷似飛碟,這是現在討論熱度越來越高的太陽能車(Solar vehicle)。
以往在太陽能車的競賽中,為了追求輕量化、低風阻,駕駛空間都設計得非常狹窄,舒適度不佳。今年在澳洲舉辦的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WSC , World Solar Challenge),大幅修改評比原則,要求朝向商業化和量產方向設計,因此首度將舒適度納入評分,參賽車款的外形也與往年大不相同。
荷蘭努納號(Nuon)團隊代表 莎拉(SARAH BENNINKBOLT) :
「今年比的和往年很不一樣,所有參賽的車子都有大幅的改變。我們團隊都知道我們擁有一輛好車,過去幾天裡車子跑的狀況相當完美,我們確信將為拿下勝利做足準備。」
10月8號,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在澳洲開跑,這項世界級的賽事被視為太陽能車競賽的最高殿堂,今年一共有30個國家、42支隊伍參賽,其中也包括了來自臺灣的阿波羅太陽能車隊(Apollo Solar Car Team),以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和聖約翰科技大學共同研發的阿波羅八號(Apollo VIII)參賽。
比賽路線長達3021公里,縱貫澳洲南北,除了沙漠地形,多變的氣候也是各國車隊的嚴酷挑戰,由於太陽能車以太陽能板發電做為動力,追逐太陽就成為車手們的重要任務。
荷蘭努納號(Nuon)團隊軍師 威廉(WILLEM ZWETSLOOT) :
「我們從早上就在觀察衛星影象,可以看出雲層將會向東發展,這對我們來說相當重要。因為在太陽能車的競賽中,這將能幫助我們決定要用多快的車速、在甚麼時間點抵達陽光充足之處。」
兩年舉辦一次的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分為三個級別,有傾向流線型車款而且只限一人乘坐的挑戰者級(Challenger Class),還有需一人以上乘客的巡航級(Cruiser Class),以及非競賽級別的冒險級(Adventure Class),讓曾參賽的車款也能一起在豔陽下奔跑。
平均時速81.2公里 荷蘭隊連3年奪冠
10月12號,由荷蘭隊的努納9號(Nuna 9)率先抵達終點站南澳的阿德雷德(Adelaide),歷時37小時10分鐘又41秒,平均時速為81.2公里,連續第3年奪下冠軍。再次拿下挑戰者級別冠軍的荷蘭隊陣容龐大,通過終點線時,隊員們還一起大聲歡呼「努納」,表示喝采。
荷蘭努納號(Nuon)團隊經理 桑達(SANDER KOOT) :
「是的,這當然很令人興奮。我們今年一直努力工作,經過這一整年的努力,最後我們一起在這噴泉中,這就是我所唯一想要的。」
聖約大、高應大共同研發 阿波羅八號出征
另一方面,今年「巡航級」的比賽強調商業化和量產製造的潛力,因此可以看到由聖約大和高應大共同研發的「阿波羅八號」更接近於房車外型。採兩人座設計,提升內裝配置使其更寬敞舒適。此次車隊也首度獲得輪胎大廠普利司通集團贊助40條太陽能車專用胎,此款輪胎尺寸特殊,胎面窄、直徑大的設計,大幅降低空氣阻力,以達到低耗能、高耐磨進而減少碳的排放,同時更強化輪胎抓地力。
雖然未能於今年賽事獲得名次,但足跡已踏遍世界的阿波羅車隊,還曾拿下世界第二的佳績,若能將這一路以來的經驗化為進步的原料,未來值得期待!
剪輯 高秉寅
新唐人亞太電視 侯德儀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全台高中職太陽能模型車賽 前三名前進國際
2020-10-23 10:47:49高雄科技大學,已連續舉辦15年的「全國高中職太陽能模型車競賽」,先前(9日)在高雄科技大學建工校區進行決賽,共有24支隊伍爭奪前三名,將在年底代表台灣出戰澳洲國際賽。
-
油車改電動車!肯亞靜音太陽能車更接近動物
2021-08-27 14:15:02在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有旅遊業者將原本的燃油車,改裝成電動車,以減少噪音和廢氣的排放,不干擾野生動物,為遊客帶來全新體驗。
-
全球最大太陽能發電廠!埃及沙漠綠能亮眼
2020-01-08 14:35:13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在埃及。一大片太陽能板散佈在無垠的沙漠中,面積之大,即使遠自太空,肉眼都可以容易看到。埃及正在利用這座電廠快速發展最新的供電計劃,並且希望成為跨國投資的典範,吸引民間資金與開發商投入當地再生能源的開發。
-
德國屋頂綠化結合太陽能板 效果加乘
2020-10-09 16:03:07今年起,德國南部城市海德堡開始 實施新法規,強制所有新建築屋頂裝設太陽能板,希望在2050年之前,達成碳中和為目標。
-
澳洲自然公園開設「企鵝電視台」 小企鵝集體返家萌爆
2020-09-05 15:00:42澳洲的知名景點菲利普島自然公園受中共肺炎影響被迫休園,園方為了撫慰全球民眾的鬱悶心靈,特別開設了一個「企鵝直播電視台」,每天傍晚,免費直播最著名的活動「企鵝遊行」。
-
用太陽能自力發電 行動夾娃娃機吸睛
2020-05-02 15:49:16會研發製造,就一定就會行銷嗎?彰化花壇有位模具工廠老闆,花了10年時間,投入了一千萬經費,研發高效率太陽能代步車,也取得了德國專利,不過卻賣不到幾台,於是乾脆將夾娃娃樂搬上車,變成行動夾夾樂,創意十足,透過鏡頭帶您一起去看看。
-
鞋匠自製太陽能洗手檯 政府賞識邀合作量產
2020-05-20 00:19:22西非國家迦納的城市庫瑪西,有一位製鞋匠,他有感於當地人?生意識不足,決定與弟弟發明一個用回收物料製作、而且有太陽能自動感應裝置的洗手檯,希望推動當地的洗手文化。
-
電動小屋腳踏車 水陸兩用還能「住」
2020-05-22 15:03:46在全球防疫期間,能去郊區走走、騎腳踏車或是露營,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是許多人的奢望。一位擁有4年騎單車旅行經歷的拉脫維亞景觀設計師,為了讓旅行更加應地制宜,開發出一輛水、路、住宅三合一的電動腳踏車,為喜愛大自然的朋友提供便利的旅程體驗。
-
天然氣荒!水上浮動風力,太陽能發電廠興起
2021-10-09 14:33:20葡萄牙終年沐浴在陽光下,濱臨大西洋的綿長海岸線,被認為是從太陽、風和水等自然資源中獲取能源的理想地點。儘管已有約7成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但部分發電仍然依賴進口化石燃料,在全球天然氣短缺的能源危機下,葡萄牙有近20%的人口可能面臨冬季失溫的風險,水上浮動式發電將可能成為關鍵的解決方案之一。
-
水不夠用改從空氣來!太陽能板產水新科技
2020-02-07 11:02:12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調查發現,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將面臨嚴重缺水,17個國家將面臨「極嚴重的水緊迫」狀態,加上氣候變遷的影響,情況將更加惡化。美國一家科技公司利用太陽能板蒐集空氣中的水蒸氣成為蒸餾水,期望創造出一種全球性的水源,像是在任何地方建立一口井,立即解決人們的缺水問題。
-
陽明交大將蓋「能源屋」 角逐2022歐洲綠建築競賽
2021-04-16 12:37:53陽明交通大學跨領域團隊,預計在明年5月,建造完成一座能源屋;代表台灣到德國,參加歐洲盃十項全能綠建築競賽。透過鏡頭,先來看看他們設計的模型屋。
-
拉美首座聚光熱能電廠 日夜發電不中斷
2021-06-26 15:09:13智利國土擁有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政府承諾利用再生能源的優勢,到2040年逐步淘汰燃煤發電,到2050年實現經濟碳中和。他們在2013年耗資14億美元發起的一項專案計畫(Cerro Dominador),最近邁出重大里程碑。拉丁美洲的第一座「太陽熱能」電廠在南美洲的智利落成,它能夠儲存太陽「熱」能,24小時持續發電,並計畫供應超過 380,000 戶家庭的電力需求。
-
太陽能板保護葡萄 供驅寒遮蔭對抗氣候變遷
2021-10-19 21:35:22氣候變遷引起頻繁的熱浪、乾旱和寒流正在改變法國葡萄酒的風味。2021年4月下旬的霜害預計使法國今年的葡萄酒產量較前幾年減少近三分之一。有人想到兩全其美的辦法,就是將太陽能板架設在葡萄田上,讓葡萄在太陽能電池板下相對穩定的環境中成長,同時也能產生電力供當地使用。
-
日供電僅兩小時 黎巴嫩能源危機求助太陽能
2021-09-10 12:42:40黎巴嫩正遭遇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也面臨數著十年來最嚴重的能源危機,在經歷2020年首都貝魯特的大爆炸事件之後,總理下台,政黨間紛爭不斷,經濟大幅下滑,貨幣貶值達9成以上,連提供動力的燃料油也從市場上消失,居民天天面臨無電可用的情況,電視無法看、冰箱也無法使用,夜晚更陷入一片黑暗,民眾痛苦不堪,許多人已經開始在家中加裝太陽能板,要將太陽能轉成電能使用。
-
擁抱綠能!太陽能板點亮巴西貧民窟
2021-05-28 16:21:32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貧民窟裡,正在使用綠色能源。居民透過一個太陽能計畫的協助,在自家屋頂上建置太陽能板,藉此減輕電費負擔。
-
能源風暴再起 德國太陽能大發利市
2021-10-30 15:17:55太陽能和風力等再生能源往往要靠天吃飯,但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和風力發電機位居全歐之冠的德國,天然條件其實不利於再生能源開發,不但日照時間不如南歐長,也沒有奧地利和北歐豐沛的水力資源,那德國是如何辦到的? 最近歐洲能源價格飆漲,又進一步激發民眾加入太陽能發電的行列。
-
全球首創3D列印社區 將座落美國加州
2021-03-26 10:12:383D列印房屋並不稀奇,但以往的3D列印房屋多半是獨棟的,由多棟3D列印房屋所組成的社區,迄今還沒聽說過。然而,這樣的社區即將出現在美國加州,成為全球一大創舉。
-
神秘太陽能船漂流3200公里 三年後解密造船人用意
2019-12-21 22:28:382016年,一艘神祕的太陽能木船在愛爾蘭海岸邊被發現。木船裡面還有一個手寫訊息,說要將這艘船要送給無家可歸的年輕人。三年過去,前不久,這艘船的謎底終於解開。
-
帳篷內外溫差30度!中印邊界士兵抗寒利器
2021-03-05 10:56:43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總長近2000公里,有廣大區域存在著領土糾紛,是中印關係之間的敏感議題,雙方都在喜馬拉雅山區派駐兵力阻抗對方侵擾。為了幫助軍隊抵抗當地零下幾十度的寒冷冬夜,印度有位發明家開發一種使用太陽能加熱的帳篷,到了夜晚還能保持在攝氏15度,這樣的發明也讓士兵們不用再燃燒大量煤油取暖。
-
瑞士建最大高山太陽能發電廠 解決冬季電荒
2021-09-03 10:51:46瑞銀(UBS)在一項研究中指出,世界發展綠色交通使用電動汽車和其他電氣化系統只會增加用電需求。瑞士政府通過「2050 能源策略」計劃在逐步淘汰核能的同時增加再生能源發電,最近他們在阿爾卑斯山海拔2,500公尺高的一座水壩上,正在興建瑞士最大的高山太陽能發電廠,在水庫外牆建設太陽能板以便全年穩定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