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了解《韓戰停戰協定》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4 月 20 日訊】好,南北韓峰會將商討,兩國如何結束「戰爭狀態」。韓戰結束65年,南北韓為何仍處於戰爭狀態?這就涉及韓戰及停戰協定問題。我們接著用一分鐘的新聞,帶您快速了解。

    二戰後,朝鮮半島依北緯38度線一分為二:北方是蘇聯支持的共產主義北韓;南方是美國支持的南韓。

    1950年6月25日,北韓領導人金日成入侵南韓並佔領首爾,當時叫漢城,引爆韓戰。隨後,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加入支持南韓、中共軍隊陸續加入支持北韓。

    1953年7月27日,聯合國軍與北韓及中共簽署停戰協定,戰爭宣告中止。

    該協定主要內容有:

    1.確立一條軍事分界線,雙方各後退兩公里,建立非軍事區作為緩衝。

    2.雙方部隊在協定簽署的12小時內停止敵對行為,72小時內撤出非軍事區。

    3.協定生效後60天內,各方將收容的戰俘分批遣返,或交中立國遣返委員會處理。

    該協定並非和平協定,從理論上說,南北韓沒有完全解除戰爭狀態。北韓曾在2009年和2013年,兩次宣布不再受停戰協定約束。南韓也曾在1954年宣布,不再遵守該協定。

    南北韓未來能否達成和平協議,真正結束戰爭狀態,外界持續關注。

    新唐人記者 韋青一 宇微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