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中共經濟滲透 民團成立「中港資觀測站」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8 月 21 日訊】為了防堵中共利用經濟壓力,透過港資或台商控制台灣,有台灣民團(21日)成立「中港資觀測站」,透過持股出席股東會的方式,進行監督,必要時不排除發起公民行動。
口號:「中資港資一家親,嘉里大榮要小心。」
防止中共利用經濟控制台灣,有台灣民間團體成立「中港資觀測站」,將用持股的方式,進行監督,也不管中資、港資、還是台商,只要是受中共影響很深的企業,都有可能列入觀察對象。賴中強更秀出股票,表示第一波將鎖定港資在台的物流嘉里大榮。
經濟民主聯合智庫召集人 賴中強:「如果有違法,我們會向主管機關提出各項的檢舉,比如說,有沒有構成公平交易法的不公平競爭,或者是濫用獨占地位的情形。如果有傷害民主,但現行法制沒有規範會沒有罰則的,我們會發起公民抵制行動。」
賴中強表示,去年一月,就曾發生台灣順豐拒寄香港作家的政治和歷史書籍事件。今年五月,香港嘉里集團老闆郭鶴年,又加入董建華和梁振英召集的統戰組織「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為避免嘉里大榮受到中共壓力進行言論審查,將持續監督,不排除發起公民抵制行動。
台灣學生聯合會秘書長 陳佑維:「其實在物流業這一塊上,平常我們認為,敏感性比較低的這些產業,已經開始慢慢,因為中國(共)的影響,而改變它的服務方式。」
台灣公民陣線秘書長 江旻諺:「中國政府所發的特許執照,補助金額、特殊技術與授權,以及當地法規等企業和中國政府和它代理人的在地協力者之間的關係,這些政商網絡的關係,都是我們會納入考量的因素之一。」
陳佑維呼籲,除了加入中港資觀測站外,也期許更多青年能夠自主發起行動,共同防堵中共對台灣的經濟滲透。
新唐人亞太電視 曾奕豪 詹詠茹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一劍封喉】台方出示與王立強合照 向心夫婦傻眼急改口
2019-11-28 02:58:10自稱中共間諜的王立強爆料,香港上市的中國創新投資公司老闆向心夫婦是中共高級特工,致其二人在台灣被扣。二人起初聲稱不認識王立強,但台檢調突擊審訊二人30小時,出示他們與王立強的合照,令其慌忙改口。
-
堵國安漏洞!台政府擬嚴審偽第3地中資
2020-07-03 22:32:39來看到,英國媒體《金融時報》報導,台灣政府擔憂中共透過某些管道 獲取台灣敏感數據和技術,針對中國在台灣合法和非法持有的股份,正在研擬收緊相關監管作為。對此,朝野立委今天(2日)在立法院受訪回應,
-
陸委會將討論順豐爭議 台媒再爆竟禁國旗
2019-01-16 08:02:46香港文化人梁文道爆料,他在台灣寄書回香港,竟然被快遞公司順豐,以「敏感書」為由,拒絕收件,而香港《蘋果》今天又報導,稱收到疑是香港順豐員工發來的內部方針,內容以簡體字寫,明載「禁書」類型,還表明禁寄中華民國國旗及國徽,連「中華民國製造」的產品、或標有中華民國年號的產品也不可接受,對於蘋果的爆料,台灣順豐目前沒有回應;不過,面對順豐爭議,陸委會昨天表示,將會同相關機關,討論順豐作為的適法性。
-
港作家爆快遞在台審查圖書包裹 輿論譁然
2019-01-15 07:47:14香港文化人梁文道日前在台北,委託飯店請快遞寄書香港,但飯店引述台灣順豐稱,其中3本涉及歷史和哲學的「敏感書」不能寄送。消息引起輿論譁然。對此,有網友憂心,不用等到「一國兩制」,只要中資港資來台,言論自由就可能受威脅。中國民運人士吾爾開希表示,應該民事控告順豐,並訴求撤銷其台灣經營權。陸委會昨天表示,業者行為違背台灣民主價值,實在不可取。而香港民主派議員也要求港府回應,是否已設立禁止入境香港書籍清單,以及,是否有相關法例支持限制書籍入境的理據。
-
港資攻陷台貨運? 網媒曝DHL也封殺「中華民國」
2019-01-19 21:35:52再來看到,兩岸三地快遞公司「順豐速運」,被爆出配合中共「自我審查」,拒送所謂「敏感」書籍到香港。網路媒體報導,有出版業者表示,不只順豐,連跨國物流集團DHL的中港澳業務都被中資買下,只因與對岸生意往來的單據上出現「中華民國」四個字,就被DHL拒絕寄送。
-
雙子星案恐涉「中資」 投審會嚴審:會考量國安
2019-02-25 13:41:44台北雙子星開發案,去年底敲定由港商南海團隊得標,不過外界質疑聲浪不斷,今天民間團體前往投審會要求官員嚴加把關,投審會強調除了檢視案件股權結構,是否有中資問題,也會把國安疑慮,納入考量。
-
傳17LIVE潘杰賢買台蘋 民團籲查是否涉中資
2022-06-09 22:13:30台灣《蘋果新聞網》,週四聲明稱完成與新東家交接,傳出由17Live共同創辦人潘杰賢與香港商人黃浩共同收購,隨後17LIVE集團發聲明稱,潘杰賢近期並未參與17LIVE日常經營,更不是集團買下蘋果。但仍有民團呼籲投審會,嚴格把關有無中資,陸委會則表示,將依規定,做嚴格的審查。
-
中資廠在台惡意挖角 陳明通:成立專案加強查緝
2021-03-18 20:42:05台灣半導體設計產業領先全球,不過上個星期傳出中國企業「比特大陸」,惡意挖角台灣IC設計人才,3年內就帶走200多人,對此,經濟部啟動調查,國安局也成立專案處理,事情也引起多位立法委員關注,像這樣的例子,在台灣還有多少?未來應該如何防範?
-
雙子星背後有中資?議員質疑南海履約能力
2018-12-28 20:41:07歷經5次流標、總投資金額超過600億元的台北雙子星開發案,昨天由港商南海發展結合馬來西亞商馬頓取得優先申請人資格,最快明年3月底就能簽約。不過南海發展除了被質疑有中資背景,母公司南海控股去年的負債更高達1567億,負債總額是淨值的5.5倍,也被質疑真有履約能力嗎?
-
台蘋再爆中資疑雲 經民連:應看有無影響力
2022-06-28 22:02:13台灣蘋果新聞網出售,買家17live共同創辦人潘杰賢聲明,百分百無中資,不過民團表示,不應該只看資金的來源,是否來自中國,更應該看這個投資組合中,中共有沒有重大影響力,只要有重大影響力,就不應該被核准。
-
防紅色資本科技戰 台學者:境外透明法.FIRRMA法
2019-12-25 22:15:56美國與歐洲近年強化法律,防堵紅色資金入侵涉及國家安全的敏感產業。台灣面臨中共威脅,又是半導體科技大國,首當其衝。交大科技法律學院(24日)合辦講座,探討防止紅色產業鏈與資本違法入侵。學者指出多個法律漏洞,建言修訂公司法,並制定境外勢力影響透明法,借鏡美國最新的外資審查制度。
-
台政府查「偽第3地中資」學者倡情資交換國際聯防
2020-07-03 22:31:11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台灣政府正制定「清單」,清查中國大陸在台灣合法和非法持有的股份、假外資,以保護尖端科技。國會議員關切需要補上法律漏洞。科技法學者林志潔肯定政府亡羊補牢,並建言各國建立情資交換、國際聯防機制,以免出現破口。
-
民團反中資入主中信金 曝中國金融險況
2016-02-01 21:11:12再來關心,中國中信集團,可能入股台灣的中信金控,投審會將在這星期三進行審查;今天,民團代表在新國會報到的第一天,召開記者會,強調中國中信集團複雜背景,不但箝制言論,還因為涉嫌在股災期間,涉入內線交易,已遭到逮捕,民團呼籲台灣官方嚴審、不要放水。
-
潘杰賢收購台蘋 民團憂合夥人與中共關係密切
2022-06-28 16:48:53台灣蘋果新聞網出售,傳出買家是17live共同創辦人 潘杰賢的台灣公司「新海環球」,不過民團質疑,新海環球登記的資本額只有3萬元,勢必還要另行籌資,民團就擔憂,資金可能來自與中共黨政軍關係密切的上海合夥人張鐘予。
-
中資佯裝港資來台 蘇貞昌承諾源頭嚴管
2022-03-18 22:22:36中資企業長期在台灣,以各種迂迴手法,違法挖角半導體人才,台灣檢調單位近日積極偵辦。國會議員邱議瑩今天(18日)質詢時也關注,中資來台佯裝成港資規避審查,還大剌剌在人力銀行刊登徵求IC設計人才,行政院長蘇貞昌答詢表示,香港已經被中共掌控,對於中資的規避,政府一定從源頭嚴加管理。
-
中學者稱要搶台積電 台NGO籲補投資法律漏洞
2022-06-08 15:53:01帶您來看到,中國經濟學家陳文玲日前出席中國智庫舉辦的論壇時,威脅要進犯台灣,還放話說一定要把台積電企業搶到手,不能讓台積電在美建廠的目標全部實現。荒唐發言引起台灣民眾譁然,台灣民團就呼籲政府,現在中共已經放話,台灣政府不能無作為,要趕緊修台灣證券投資漏洞。
-
智路將接手紫光 民團籲正視四大台美供應鏈破口
2022-02-10 13:31:59中國紫光集團發生財務危機,將由智路建廣聯合體出資600億人民幣接手。對此,台灣民團表示,智路建廣聯合體的背後,中共官方色彩濃厚,而有了中國主權基金融資支持,意味著中國半導體併購國家隊捲土重來。民團憂心台灣現行法制有重大漏洞,有四大破口可能影響半導體供應鏈。
-
易遊網遭質疑中資違法 經民連籲徹查撤資
2020-11-05 12:57:04台灣大型旅遊社易遊網,遭質疑是中資控制企業。經民聯智庫召集人賴中強指出,中國攜程網於2017年年度報告中寫道,易遊網為其在台灣的子公司。而攜程網雖然在美國上市,但公司9名董事全部是中國人,當中還包括兩名中共政協委員。
-
TutorABC被爆中資介入 綠委憂蒐個資、文化入侵
2021-01-07 20:42:58再來看到,民進黨立委林俊憲今天(7日)召開記者會,質疑台灣線上英語平台TutorABC,背後有中資介入,還以科技業的名義從事教育活動,擔心背後目的是蒐集個資和文化入侵。
-
雙子星案 北市捷運局遭質疑違反甄選流程
2019-03-11 13:07:13投資總額高達六百億元的台北雙子星開發案,經歷六次招標後,原定三月底與台北市政府簽約,不過,因為得標港商南海團隊 被質疑有中資,引起投審會關注。台北市長柯文哲對此表示不滿,但有台北市議員,質疑市府違反甄選作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