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危機成轉機!助攻台灣農產品國際突圍?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3 月 12 日訊】中共以政治因素打壓台灣鳳梨,但其實,因為距離與消費習慣的關係,中國大陸長期仍是台灣最大農產品出口國;專家分析,台灣政府雖然有意拓展通路,但因為先進國家的檢疫嚴格,光是談判就需要3到5年的時間,加上台灣對銷日水果有嚴格要求,政府能不能將這次危機化為轉機,就看能不能擬定好戰略與對策。請看我們今天的,透視焦點。

屏東鳳梨農 陳先生:「這個你看今年的3月1號,中國大陸禁止我們台灣的鳳梨出口,這一批氣的變這麼大,那麼漂亮為什麼不能出口。」

鳳梨農越講越無奈,明明該是快樂採收裝箱外銷的季節,中共卻宣布3月1號禁止進口台灣鳳梨,農民欲哭無淚,但也讓台灣社會再次警覺,台灣農產品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

農委會統計,鳳梨外銷市場光是中國就佔了9成1,2020年達4萬1661公噸,其次為日本2160公噸、香港1186公噸。不單是鳳梨依賴中國市場,釋迦、蓮霧、柚子和芒果,也是台灣水果出口到中國大陸的前五名。

屏東鳳梨農 陳先生:「第一個運輸的成本,第二時間的問題,你的選果,標準點又要提高了,目前這支金鑽鳳梨,要維持它的品質就很難了。」

果農並非不想增加通路,但鮮果保存期限短,外銷國家有限,同時,銷往日本有嚴格要求,不能有蟲洞外,3公斤以上的鳳梨一律不收,果農寧願省點力,銷往品管相對寬鬆的中國。專家也表示,先進國家檢疫嚴格,以銷往澳洲為例,光是派人過來了解種植過程、包裝再到出貨,雙方來來回回,敲定至少談了五年。

財經專家 徐嶔煌:「就是因為有這樣的難度在,我們過去在馬政府時代,馬英九8年的時候,從2008到2016年的時候,他8年所養成的台灣對於中國農產品的依賴,你看到很多都是9成9成9成,你要分散到其他國家的時候,你從2016年起算,每個國家幾乎都是3到5年的談判,但是也所幸我們有在做。」

農委會培訓的國家隊「台農發公司」,以國際標準外銷模式,將台灣生鮮水果運銷日本。另外也補助外銷商建置冷鏈系統,來克服保鮮問題,銷往航程較遠的國家。

農糧署作物生產組組長 陳立儀:「現在日本線的集貨廠,他們都會有裝冷藏庫,接下來就是要補說,現在如果有想做其他國家的,我們要來協助這些以前出中國大陸的部分。」

財經專家 徐嶔煌:「有冷鏈的好處是,我剛好可以透過冷鏈系統把農產品的時間延長,或者我讓農產品可以被保留下來,慢慢等著被做加工。做成加工製品還有一個好處,以後要做出口選項會變比較多。」主持人(2020.03.06):「請上櫃囉。」

滿滿的高麗菜,裝箱堆到貨櫃上,台灣今年高麗菜產能過剩,總共20噸,要銷往中東的經濟金融中心,杜拜,靠的就是最新冷鏈技術,另外分別要銷往美國2櫃,新加坡及日本各1櫃,而截至8日為止,台灣總共已外銷606公噸的高麗菜。

農糧署長 胡忠一(2021.3.6):「這個初秋它比較軟,一般來講它沒有辦法做長途運輸,可是我們已經用冷鏈把它克服,冷鏈先把它預冷把田間熱消除之後,然後在海上經過15天的運送,通關一直到出關大約要16到18天,已經試驗成功。」

成功的冷鏈外銷模式,後續是否有進一步擴大完善?台灣鳳梨危機是否能成為轉機,持續受矚目。

新唐人亞太電視 詹詠茹 台灣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