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嗜喝含糖飲體重破百 10大死因中8項與肥胖有關

以林同學為例,從小喜歡喝含糖飲料,國中時體重破百,小小年紀肝功能指數就異常。(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文:陳如頤(NOW健康) 

許多人將減重與戒菸視為人生兩大難事,確實如此,據統計,全台超過百萬人罹患肥胖症,應該減重,但知易行難,有些人跟脂肪奮戰幾10年,仍然屬於進行式中。醫師提醒,家長務必注意孩子體重,因為小時候胖,長大後很可能就是胖子,別讓脂肪成為孩子一輩子的負擔。


2020年國人10大死因中 有8項與肥胖有關


據統計,2020年國人10大死因中有8項與肥胖有關,台灣2016至2019年成人過重或肥胖率達47.9%,等於每2個成年人就有1人肥胖,至於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盛行率則為11.21%。


國民健康署「肥胖」定義,18歲以上成人身體質量指數BMI≧24時為「過重」,BMI≧27時則為「肥胖」。腹部肥胖的定義為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


兒童青少年時期過重、肥胖 將提高罹癌風險


以林同學為例,從小喜歡喝含糖飲料,國中時體重破百,小小年紀肝功能指數就異常,國高中階段在「減重、復胖」循環中度過。上了大學後,因開始重視外表,在醫療團隊協助下,透過飲食調控、規律運動,1年內體重降至80公斤,目前仍維持減重成果,肝功能指數也恢復正常。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胖胖的很可愛、有福氣,但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說,兒童青少年時期過重、肥胖,將增加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慢性疾病,甚至提高罹癌風險,還會影響社交與學習,以及自信心。


肥胖是慢性病 造成身體健康問題層出不窮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說,肥胖是慢性病,不只會造成體能衰退,還可能會導致第2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癌症、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不孕症、胃食道逆流以及婦科方面的疾病。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張皓翔醫師說,許多民眾缺乏正確的減重觀念,以致愈減愈肥,然而減重固然困難,但更大的挑戰在於持續下去,只要循序漸進地減輕5%至10%的體重,就可對健康帶來許多好處。


如何健康減重? 飲食、運動缺一不可


如何健康減重?張皓翔強調,「想要控制體重,飲食、運動缺一不可。」,透過飲食控制,可以瘦下來,因此,輕微、可忍受的飢餓感是必要的,但不可過度餓肚子;至於運動,則需養成習慣,才能降低體脂肪及內臟脂肪。


張皓翔建議,減重時應讓「吃飽、吃巧」,選擇低熱量高纖維食物,增加飽足感,降低飢餓感。每週減輕0.5公斤為目標,連續7天減少500大卡熱量,目標設定不要好高騖遠。


台灣肥胖醫學會提出 體重管理「ACT」


肥胖已經成為全人類的首要健康問題,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將今年3月4日世界肥胖日主題訂為「全民皆須行動(Everybody Needs to Act)」,呼籲每個人都應該要正視肥胖議題。台灣肥胖醫學會提出體重管理「ACT」3個行動方案:


1.Accompany陪伴與支持:過重及肥胖者需要同理與陪伴,以長久支撐減重之決心,更需要專業醫療協助。小從周邊親友,大至整體社會,都應以支持代替歧視,給予減重者陪伴和幫助。


2.Calories輕卡管理:有效率的減重計畫,應搭配熱量計算及適當的營養調配,加上適度的運動來消耗卡路里,達到健康體重的範圍。


3.Training體重管理與全民學習:針對民眾端,透過國健署健康99網站等資源,幫助民眾打造良好的生活習慣一起追求健康體態;醫護端由台灣肥胖醫學會對專業人員進行體重管理相關醫學講座,從基層到醫學中心,讓醫護人員可以透過各種管道幫助與支持民眾進行體重管理。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