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血管疾病
-
黑咖啡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醫:注意避免過量
2022-03-30 08:20:40許多上班族,工作時習慣喝咖啡提神,根據國外研究,每天適量攝取黑咖啡,除了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外,也能護肝、避免失智。但醫師指出,每個人對於咖啡因的耐受度不同,過量攝取容易導致心悸。
-
天冷猝死案件激增 醫師示警:3類高危險族群特別注意
2022-02-21 21:34:22這一波寒流真的很有感,全台宛如急凍島,各地疑似天冷猝死案件激增,這一兩天全國至少74人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最年輕者僅38歲。醫師提醒,務必注意保暖,一旦出現胸悶、心悸、冒冷汗、噁心、想吐,需儘速就醫。
-
「大寒」心血管病患要當心受寒 國健署提醒護心5要訣
2022-01-20 18:33:55今(20)日為大寒,古云「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大寒是24節氣中最後1個節氣,也是1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常有寒流、風大的天氣,要特別注意防風保暖。
-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平氣和養生飲 | 談古論今話中醫(586)
2021-12-18 22:00:00心臟病是台灣常見的疾病,高居十大死亡之因的第二位。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大多屬於突發性疾病,是男人的第一號殺手,一旦發病往往措手不及且治療效果很緩慢。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林源泉醫師來到現場分享心血管疾病之治療。
-
注意這些徵象 預防『心血管疾病』 | 談古論今話中醫(585)
2021-12-11 22:00:00心臟病是台灣常見的疾病,高居十大死亡之因的第二位。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大多屬於突發性疾病,是男人的第一號殺手。 一旦發病往往措手不及,但是高明的醫師往往能從五官或人體特定部位能發現一些徵兆提高警 覺,作為預防的參考。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林源泉醫師來到現場分享治療鼻子過敏的經驗。
-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平氣和養生飲 | 談古論今話中醫(586)預告
2021-12-11 22:00:00心臟病是台灣常見的疾病,高居十大死亡之因的第二位。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大多屬於突發性疾病,是男人的第一號殺手,一旦發病往往措手不及且治療效果很緩慢。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林源泉醫師來到現場分享心血管疾病之治療。
-
注意這些徵象 預防『心血管疾病』 | 談古論今話中醫(585)預告
2021-12-04 22:00:00心臟病是台灣常見的疾病,高居十大死亡之因的第二位。 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大多屬於突發性疾病,是男人的第一號殺手。 一旦發病往往措手不及,但是高明的醫師往往能從五官或人體特定部位能發現一些徵兆提高警 覺,作為預防的參考。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林源泉醫師來到現場分享治療鼻子過敏的經驗。
-
北榮研發AI預測心衰竭風險 大幅提升洗腎患者生命安全
2021-04-13 17:15:20大部分洗腎患者死於哪一種疾病?答案是心血管疾病,而非一般人所認為的腎臟疾病。據統計,心臟衰竭為洗腎病人的主要死因之一,為了降低心衰風險,台北榮總與賽仕SAS電腦軟體業者成功開發人工智慧預測系統,大幅提升洗腎安全性。
-
全球飲食指南年度評比出爐 地中海飲食連4年穩坐第1
2021-03-02 17:41:59全球飲食種類與方式眾多,哪1種最健康呢?《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公布年度最佳飲食排行榜,地中海飲食連續4年位居第1名,得舒飲食、彈性素食飲食並列第2名。
-
寒冬預防心血管疾病!醫師提醒五要點
2021-02-18 21:54:11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當天氣寒冷,血管收縮,血壓急速上升時,就容易發生心臟冠狀動脈狹窄或是阻塞,造成「冠心症」,甚至造成中風或是心肌梗塞,危及生命。近日冷氣團再度來襲,醫學中心提醒民眾,預防及改善心血管疾病,有五項要點!
-
圍爐吃「長年菜」象徵長壽 服抗凝血劑患者反致風險
2021-01-29 18:30:45除夕圍爐家人團聚,全家一同大吃滿漢全席,桌上除了要有整尾的魚象徵年年有餘外,一定還會有1盤「長年菜」象徵延年益壽。但若長期有心血管疾病,且正在服用抗凝血劑香豆素(Warfarin)者,除了大魚大肉要適量外,就算是吃蔬菜也要十分小心,千萬別吃過量。
-
冷空氣來襲泡溫泉去寒 忘記喝水小心血液濃稠出現血栓
2020-12-22 18:36:46周六與周日特別在中北部地區,許多人都感受到濃濃寒意來到,再加上東北部一直都在下雨,在溼冷的天氣下,溫泉就是很舒服的去寒方式。泡在熱熱的泉水裡,身體感覺到溫暖放鬆,然而,幾乎每年都有因泡溫泉眩暈或昏厥跌倒民眾,也有發生血栓導致心肌梗塞或腦拴塞案例,因此慢性病患如果想要泡溫泉,一定要做好身體評估才能去。
-
『告別高血壓』中醫從根本調養 | 談古論今話中醫(525)
2020-10-03 22:00:00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血壓是指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產生的壓力,受年齡、運動、肥胖抽菸等因素影響。由於血壓升高時,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容易被忽視。
-
『告別高血壓』中醫從根本調養 | 談古論今話中醫(525)預告
2020-09-26 22:00:00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血壓是指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產生的壓力,受年齡、運動、肥胖抽菸等因素影響。由於血壓升高時,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容易被忽視。
-
主動脈剝離9成與高血壓有關 落實健康生活型態可預防
2020-09-26 19:33:21近期有藝人因「主動脈剝離」導致血管堵塞,驟逝於家中浴室,令人感到不捨與惋惜,但也因此讓民眾開始注視心血管問題與預防。心臟基金會黃瑞仁執行長指出,主動脈剝離有9成都是高血壓引起,高血壓的併發症容易在腦部造成腦血管破裂、腦出血,在心臟則易造成心肌梗塞,對主動脈最大的危險就是造成主動脈剝離。因此,有高血壓的病人一定要嚴格控制血壓。尤其隨著季節逐漸邁入秋天,早晚溫差大要注意保暖,避免血壓突然增高。
-
小鬼黃鴻升遺體解剖 初判死因:心血管問題
2020-09-18 20:57:58歡迎回來,藝人小鬼黃鴻升16日猝死,士林地檢署,今天會同法醫在板橋殯儀館進行遺體解剖,黃鴻升的父親和妹妹也到場陪同,下午4點解剖完畢後,檢察官表示,遺體外觀沒有發現外傷,初步研判,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較大,遺體已經發還給家屬,詳細死因還有待法醫研究所的鑑定報告。
-
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該怎吃 實行飲食計劃或降風險
2020-06-18 16:08:50如果你有心臟病家族史,一定很擔心將來也可能罹患心臟病,現在有1項研究分析發現,透過地中海飲食和植物性飲食等方式,可以降低21%的心臟病風險。這個數據是從實施地中海飲食和其他3種以植物為主的飲食模式的成年人身上得知,受試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了14%至21%。
-
「好心鄰」結合AI和LINE聊天機器 聰明控制心血管病
2020-04-15 18:24:46中共肺炎疫情襲捲全球,確定個案已經破200萬,臨床顯示,老年人和糖尿病、慢性肝病、腎功能不全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為中共肺炎重症高風險族群,醫師提醒,這群人務必格外注意規律用藥,並減少感染風險。
-
環境毒素有害心血管健康 研究:高纖維飲食可改善
2020-03-05 18:45:06美國Kentucky大學的超級基金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高纖維飲食可以逆轉環境毒素對心血管健康的不利影響。這次研究了食物中的養分如何影響血液中的多氯聯苯所引起的毒性。
-
跨年溼冷轉乾冷 保暖攻略1張圖教你懂穿
2019-12-31 19:01:59跨年夜看煙火、元旦清晨迎曙光,這幾天許多人都會規劃出遊行程,但氣溫偏低、天氣溼冷,專家提醒,參加跨年活動務必注意保暖並結伴同行。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等症狀,務必緊急就醫。
-
注意!身體出現4種異常症狀 恐有心血管疾病
2019-12-24 17:35:50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頭號死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年齡有很大的關聯性,但臨牀發現,已有年輕化的趨勢。大家總是把這種好發於寒冷季節的疾病,跟年長的男性聯想在一起。但除了年輕族群的發生率有上升的趨勢,其實女性罹患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比男性更高。
-
育齡婦女罹患糖尿病 孩子成年後心臟病風險增
2019-12-16 19:01:481項新的研究發現,媽媽在懷孕之前或是懷孕期間罹患了糖尿病,將來孩子在40歲時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增加,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MJ)。
-
曾心臟病發存活下來的人 將來罹癌風險恐高7倍
2019-11-19 18:27:59對於在心臟病發作中倖存下來的人來說,有一些令人擔憂的消息。1項新的研究表示,與心臟健康的人相比,曾經有過心臟病發作、心力衰竭或心律不整等疾病的人,罹癌風險增加了7倍以上,研究結果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年會。
-
總覺食物不夠鹹?當心高鹽飲食可能誘發失智
2019-11-05 19:07:48飲食口味太鹹容易高血壓,甚至因此罹患心血管疾病,現在有1項新的研究表示,重口味飲食可能破壞體內TAU蛋白的濃度,造成認知能力下降。TAU蛋白不正常的累積,正是阿茲海默症病患重要特徵之一,研究刊登在《自然神經科學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
-
大腦健康受心血管牽連 關鍵在於氧氣
2019-06-24 15:48:33許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有心臟或心血管疾病的問題,現在有份研究表示,心臟的健康與否會影響大腦的記憶和思考能力,決定大腦退化的速度,研究刊登在《美國心髒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國人心血管疾病致死率高 這5種食物有助改善
2019-06-18 19:01:35心血管疾病是多種疾病的總稱,包括中風、心律不整、心臟病、心力衰竭、心臟瓣膜等問題,定期運動和健康飲食,可以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1項新研究指出,每年有數百萬人因水果和蔬菜攝取量不足導致心臟病和中風而死。
-
同患高血壓與高血糖 心血管健康受威脅
2019-06-04 19:18:51據統計,台灣高血壓患者多達近500萬人,糖尿病患則有2、300萬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研部副院長、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翁國昌以「狼狽為奸」4字來形容這2個慢性疾病,他強調如果同時罹患這2項疾病,心血管風險大增,將比一般人高出2至4倍。
-
沒吃早餐的人注意!心血管疾病正等著你
2019-05-15 16:39:31現代人為了趕上課、上班,或是為了減肥等原因,養成了不吃早餐的習慣,上班族一進公司就開始忙工作,學生到學校就開始上課,有時候早餐只吃了1口,就被忽略。現在有研究表示,不吃早餐的人,將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較高,研究刊登在《美國心臟病學院雜誌》(JACC)。
-
打哈欠嗜睡是罹癌警訊?醫:身體缺氧百病生
2019-05-06 18:39:32現代人生活步調快,白天忙不停,再加上晚睡、熬夜,隔天工作哈欠連連,已成為上班族生活的日常。醫師警告,經常打哈欠可能不只是睡不飽的問題,更可怕的是身體缺氧背後所引發的猝死、腦中風、癌症等致命危機。
-
夜間運動反而睡不好 醫師傳授3招助好眠
2019-04-03 15:56:51現代人生活過於忙碌,為了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有些人會利用晚上空檔運動。但很多人發現,長期下來身體處於越來越疲倦狀態,夜間入睡困難,即使入睡了又有淺眠的困擾。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表示,規律運動雖然對身體健康有幫助,但運動的強度與時間也需配合年齡及身心狀況調整。
-
心血管疾病非男性專屬 女性更年期後風險大增
2019-03-08 14:30:11女性荷爾蒙可是女人保命長壽秘訣,更年期之前,心血管疾病風險明顯低於男性,但過了更年期,則因荷爾蒙濃度降低使血管彈性變差、血壓上升。研究顯示,更年期之後,每5歲增加近1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
控糖非第一 治療糖尿病從「心」開始
2019-02-22 20:53:31在台灣,平均每10個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雖然使用傳統的藥物能有效控制血糖,卻有低血糖的隱憂,導致患者吃得更多引發肥胖,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什麼樣的治療方式會更好?帶您來看。
-
伏地挺身連續做幾下?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
2019-02-22 17:41:26一項新的研究表示,能做大量的伏地挺身,不僅僅是力量的象徵,也代表心臟狀況健康,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
-
乾癬併發症知多少?醫師談治療面面觀
2018-12-22 20:08:03每到秋冬時節皮膚總是好發明顯紅斑、疹子,還有層層厚白的皮屑,不只是這些外觀的問題衝擊乾癬患者的內心,對病症不了解的民眾甚至會有錯誤認知,以為乾癬具有嚴重傳染性,進而造成患者在工作、人際社交上的挫折。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特別邀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林明秀,藉由「治療乾癬面面觀」主題,打破刻板迷思之餘,也探討乾癬易引起何種併發症,以及其治療方式。
-
芬蘭研究:每周4次桑拿 有益心血管健康
2018-12-10 16:27:39天氣冷時如果能洗桑拿浴放鬆身心可謂人生一大享受,現在有研究發現,每周洗4次以上的桑拿,可以幫助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對中年人來說尤其有效,研究發表在《BMC醫學雜誌》。
-
長輩最怕吃錯藥 高齡醫學照護把關
2018-10-26 15:03:4685歲張爺爺多年來罹患三高疾病,加上攝護腺肥大,因此,從起床開始,到3餐飯後、睡前,算算一天得吃上40、50顆藥丸,也因為種類太多,經常吃錯藥,最近1至2年,他總覺得暈沈,日前就診時,從包包裡拿出許多藥袋,問著醫師,「有必要吃這麼多藥嗎?」
-
口腔保健別輕忽 小心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2018-10-23 15:20:11刷不刷牙,看似是小事卻可能定生死!研究發現,如果口腔衛生習慣不良,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將可能增加7成,中華牙醫學會提醒,民眾應該做好潔牙保健,不要讓口腔成為危害健康的禍首。
-
研究顯示:一年休假少於3周 不利健康
2018-09-05 15:37:43許多人會趁著暑假出國旅行,或是去海邊渡假,但對工作狂而言,很難停下來放鬆從事休閒。最新一項研究顯示:長期處在壓力下且每年休假時間較短的人,相對之下較容易死亡。此研究刊登在《營養、健康與老化雜誌》(Nutrition, Health & Aging)。
-
研究:坐太久會提高這14種疾病風險
2018-08-23 15:19:56上班族能站起來動一動的機會並不多,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回到家也是懶在沙發上。最近美國癌症協會的研究顯示,如果你每天坐6個小時或更長的時間,那麼提早死亡的風險將比每天坐不到3個小時的人增加19%。研究刊登在《美國流行病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即日起禁用不完全氫化油 杜絕人工反式脂肪
2018-07-19 17:24:58許多食品業者在製造糕點、餅乾等加工食品時,常使用「不完全氫化」的植物油,雖然可以讓口味變得更好,且增加保存期限,但食品中也因而含有人工反式脂肪,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為此,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組長潘志寬表示,從即日起,禁用「不完全氫化油」,違者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置,最重罰300萬元。
-
恐引發心血管疾病!人工反式脂肪7月1日禁用
2018-05-16 21:35:22烘焙食品過去常用「氫化植物油」,製造酥脆或潤滑口感或延長保存期限,像常見的人造奶油就是其中之一,但這些「不完全氫化油」,會產生反式脂肪,已經被確認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食藥署下禁令,從7月食品中不能再使用,如果被抓到,最高重罰300萬。
-
注意!高血壓自行停藥恐傷全身
2018-05-10 13:32:31台灣高血壓患者眾多,但規律用藥的比率仍有待加強。許多高血壓患者直到感覺頭痛、不舒服才服用降血壓藥物,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警告,長期高血壓控制不良,全身器官都可能出問題,甚至引發致命危機。
-
料理添加薑黃辛香料 色香味一應俱全
2018-05-03 16:30:28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指出,薑黃為天然著色劑,具有特殊香味,可說是最天然的食品添加物,在餐飲中可作為香料,經常使用於印度、印尼及泰式料理的咖哩、薑黃飯。此外,薑黃屬於亮眼的黃色,為天然色素,一般也常用於醃蘿蔔、糖果、餅乾及其他休閒食品。
-
身體膽固醇過高 別再錯怪蛋黃
2018-04-17 10:36:00許多人吃雞蛋,很擔心蛋黃中的膽固醇!認為雞蛋吃多了,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會過高,從而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寒流急凍猝死增 醫:這樣做才保暖
2018-02-06 17:22:29這一波寒流低溫持續5天,創下近年來最久紀錄,令人擔憂的是,全台各地猝死個案急速累積中,從2月2日至5日猝死人數保守估計已經超過120多人,幾乎都是70至80歲長者,醫師呼籲,民眾應該多關心家中老人家,注意保暖。
-
當心血管比你老!更年期後動脈硬化風險高
2018-01-12 16:37:25榮新診所家醫科主任康宏銘表示,動脈硬化是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腦中風的主要原因,除正常的老化外,遺傳也會有影響,有家族史者發生機會較高,此外,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抽菸、高同半胱胺酸等都會加速動脈硬化的過程,由於動脈硬化的進展是無聲無息、日月積累,很多人往往會輕忽三高等風險因子的傷害。
-
首波寒流來勢洶洶!抗寒8招看這裡
2018-01-10 17:08:50寒流報到,根據中央氣象局觀測,昨日(1月9日)清晨淡水出現攝氏8.8度低溫,已刷新去(106)年入冬以來全台平地測站最冷紀錄;而從今天起,台灣附近水氣減少,各地將轉為乾冷的天氣型態,由於輻射冷卻效應,預估周四(11日)、周五(12日)將是這波寒流威力最強的時候,各地低溫約8到10度。
-
守護心臟從日常做起 醫:護心4準則 降低病發率
2018-01-02 12:27:00現今由於飲食習慣的改變與生活作息的不正常,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年齡層下降,因此心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醫師表示,有心臟疾病的青壯年族群已不在少數,常見是因為抽菸、熬夜等不良習慣而引起心臟疾病,因此一定要改掉不良習慣,才能把心守護好
-
研究:養狗或能降低死亡風險
2017-12-26 16:26:03狗狗常被認為是人類最忠誠的好朋友,瑞典有項研究發現,有養狗狗的長者,比起沒有養狗的長者,死亡風險來得低,研究刊登在《科學報告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
躺式單車運動心電圖 揪心血管疾病
2017-11-30 22:39:25天氣變冷了!提醒您如果常感到胸悶,容易喘的話,要多加留意,因為很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台南一家醫院,引進新儀器,民眾可以透過騎單車的方式,來評估是否有心血管疾病。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