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仔飯」味道獨特 斗六人的兒時美味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4月11日訊】雲林斗六有很多知名小吃,有點類似滷肉飯的「炊仔飯」,食材十分豐富,有青碗豆、魚丸、豬絞肉跟蛋絲舖在碗底,再用熟米飯蓋上去,蒸熟後淋上滷汁,配色刺激食慾,味道獨特,是格外讓斗六人懷念的老味道。

    掀開蒸桶,裡頭一碗碗的白飯,看起來沒什麼特別,但白飯底下,卻是暗藏玄機,上頭舖滿肉燥、蛋絲跟碗豆還有一片魚丸,這是雲林斗六人懷念的古早味「炊仔飯」。

    顧客:

    「這個是斗六在地的好東西,我們從小吃到大,味道很好,就算在外地還是回來都會想要回來吃。」

    顧客:

    「因為我從小在這邊長大,那嫁出去之後,每次回娘家,都會帶先生過來,回憶一下我小時候老味道。」

    斗六古早味「炊仔飯」製作過程可不簡單,先把碗豆、豬絞肉,還有事先煎好的蛋絲,放在碗底,再把煮熟的濁水米蓋上去,放到蒸籠裏蒸十五分鐘。

    炊仔飯第二代 鄧坤山:

    「這是我阿公做的,我爸繼承,換我繼承,以前的人經濟比較不好, 他就想說把所有的菜放入碗裏,再蒸煮,加酌料,加豬油醬油,省配菜。」

    因為生意非常好,現在連第三代都回來幫忙。

    炊仔飯第三代 鄧智元:

    「之前在台北念書,也接觸一些公司案子、老師的研究,小時候在這邊長大,對店其實有感情,是雙方面,一方面是家裏爸爸媽媽健康要照顧,一方面是這口味讓它斷掉很可惜,才會回來幫忙,繼續把這個店延續下去。」

    將近八十年的老店,價格平實,現在花瓣魚板買不到了,只好改用魚丸代替。

    炊仔飯第二代 鄧坤山:

    「我爸爸要做名聲,堅持不漲價,所以一直延續,我就是把我爸爸的名聲繼續下去經營。」

    對吃慣美味佳餚的現代人而言,「炊仔飯」的配色和味道或許樸實平淡,但在老斗六人心中,卻是不可取代的兒時記憶。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立雰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