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五湖四海宴 108位工藝家展現好手藝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9 月 26 日訊】第五屆「笨港五湖四海宴」,中秋節連假在雲林盛大登場,活動集結全國108位工藝師的創作,用熱鬧辦桌的方式,呈現傳統工藝家的生命力,許多民眾攜家帶眷,用行動來支持這項活動。

    第五屆雲林「笨港五湖四海宴」,展現傳統工藝「粧佛」、紋理細密的木雕、精緻手工的串珠、還有擁有兩千年歷史承傳的中國古老技法--刺繡,讓民眾大飽眼福,一次看個夠。

    民眾:「我第一次來看,對現在的人這麼用心,尤其是主辦單位對藝術的提倡,我希望以後的人,能夠繼續發揚我們笨港所有固有的文化。」

    民眾:「這種藝術的東西,一般的人對這個藝術沒辦法這麼親近,所以用這個形式來呈現,我覺得很好。」

    刺繡工藝家 林全誠:「我們刺繡最高的境界,就是人物、臉部,我們說的開人偶臉,這個人物的神韻,怎麼去拿捏出來,表現各種不一樣的神韻出來。」

    (())策展人蔡享潤用辦桌方式,讓民眾能夠親近作品,也讓年輕一代看到傳統工藝的希望。

    策展人 蔡享潤:「這些年下來,本來這個工藝已經快斷掉了,後來有小朋友回來,去承接它,這是我們覺得最感動的地方。」

    金工、神帽、獅頭等工藝技術、還有手工皂、拼布,都看得見工藝家的用心與努力。

    手工皂工藝家 莊素月:「炫法有好多種,它是無底深淵,就是學很可以學很多很多,算到做好差不多三個小時。」

    拼布工藝家 周秀惠:「我最喜歡我呈現的地方是它的衣服,它的龍,它的眼睛,還有它衣服羽毛的呈現,淺色裡面包含了二三十種顏色,所以它做出來,會有3D、4D的那個羽毛的效果呈現出來。」

    策展人蔡享潤希望,傳統工藝能夠躍上國際,讓全世界的民眾可以看見台灣工藝之美。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